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16886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主动思维思维能力之逻辑思维持久性的培育。所谓编织“逻辑思维的持久性”就是指“逻辑思维的直线延伸性”,孩子只有获得逻辑思维良好的延伸性(逻辑思维的持久性)才有可能做到我们通常所说的在行事做事过程中所拥有的坚忍不拔的品质。( T, K# Y5 t& n: @) D1 j4 V" O' ~
% C6 i& f3 J! G
! q. H6 J% ~; R7 ?. C家长对孩子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2 G/ B5 n9 A, G8 A k
- \5 T. S2 n5 c# m+ x) q6 l t5 _, d' W
一谈到思辨能力,父母马上会想到是否需要做大量的,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才可以获得这种能力呢?可是我们的孩子才2岁,面对2岁的孩子如何来实现呢?是否只有专业老师才可以进行呢?) O2 f% ]; M3 k) {6 T8 ?
# w5 J- C ]/ i- v7 @% j. t J% R 哈哈,父母还没有忘记孩子的年龄,不错,面对只有2岁的孩子父母能做些什么呢?再大一些年龄的孩子父母又能能动的做些什么?* Q, l! G: g9 N6 \; r
0 w9 I6 E) ]0 ?% w5 M4 z4 L% I1 |
我们说,所谓思辨能力,也就是逻辑思维反应能力,就是把不同种类和范畴逻辑思维里的信息,根据客观社会存在信息环境而修改、重组,从而形成新的“目的性逻辑思维”而呈现出的外在表现现象。父母可以从孩子2岁开始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对孩子进行主动培育。# K6 p) G) G& b
1 o- O. `9 F" G, Q& }. X3 R
比如每月至少二次,有计划有规律的去水域面积较大的河、湖游玩。1 }& t, A. u8 w$ N+ @! n
9 x4 W& s$ l9 ^8 f( c" A a1 g1 x4 c
在孩子视野里,较大的水域会显得如此地辽阔且变化丰富。像或大或小的波浪,快乐飞翔的小鸟,偶尔跳跃的鱼和偶尔行驶过的船只等等,都会不断地引发孩子那本来就蠢蠢欲动的神奇莫测的幻想,而且这种幻想是那么地不拘一格。6 k# m# z" \& }6 h; l" @! ~: w& F2 ?
' ]6 E' B- i" x 正是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所引发的这种欲望,会使孩子对在这类“生动类信息环境”进行复制采集、收集和储存信息充满渴望和痴迷,从而自然、有效的形成了良好的“逻辑思维纵向延伸性”,最终实现良好的“逻辑思维反应能力”。& |7 h4 E6 E) q& V$ v
1 D/ p1 m: R9 N$ Q; r9 k
主动思维思维能力之逻辑思维持久性的培育
1 r: O! e" l6 J7 u2 ?6 P7 t
# @& R' Y0 H) ^, ~$ O 所谓编织“逻辑思维的持久性”就是指“逻辑思维的直线延伸性”,孩子只有获得逻辑思维良好的延伸性(逻辑思维的持久性)才有可能做到我们通常所说的在行事做事过程中所拥有的坚忍不拔的品质。
1 ~& T( q" h2 k: z1 N/ P- {8 Z: r8 }7 p
可以每月至少二次,有计划,有规律的带孩子去看“山”。
5 t, ?, k- r5 }8 u5 l4 M3 ^% L$ n; J
在孩子的视觉采集里,“山”是相对静止不动的,它们是那么高大威严、肃穆庄重,又因为它们不会每一次都进行着变化,这就会使孩子慢慢形成寂寞而持久的感觉,还因为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内还没有自主编织“目的性逻辑思维”的能力,因此,他们那丰富的幻想就会促使他们在这类“生动类信息环境”中把这份幻想实现在所能直观认识到的山的背后。
7 O) k+ D3 L5 q/ b C& c& w2 ]; e9 X- J" \8 f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就会为了能够验证自己的幻想而坚忍不拔地攀上山峰去看看山的背后是否跟他们想象的一样。如果是相对连绵的“山”,当他们看到一样的“生动类信息环境”的时候,就会把这份幻想重新放置到另一座山的背后,为了验证这份幻想进行新的旅程,就会使他们逐步形成耐心和坚强的性格。这些性格形成的过程都会为“逻辑思维的直线延伸性(逻辑思维持久性)”的良好形成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6 X) k: ]+ \" m$ y
, I2 X/ S' E& Z+ _1 U% O: l" S9 B 通过简单的看水、爬山,我们就能有效的帮助孩子实现未来应该具备的能力。7 E# v7 M) a, p+ m% P* }, `( U
$ S d' d' ]5 w9 d3 G 在此章节我们想让父母确立的是,任何一种所谓的“抽象”能力培育,都应该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有非常具体的培育方式,然后依据自己孩子的个体特质和成长环境进行恰当的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