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16886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父母都希望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然而如果父母的基因里存在缺陷,传递给子代就会生出患有遗传病的孩子。有些遗传病也像功夫,只传男不传女,男宝宝只要X染色体上出现了致病基因,就毫无疑问地“在劫难逃”。现在马上发布只传给男宝宝的五大通缉令,赶紧看看那些遗传病“重男轻女”。
' x4 C5 \; E2 ]. V# z# E Z: H. d6 [% _& f& a
通缉令NO1:血友病1 X$ m* x+ P6 r% m
1 p5 |8 X4 O+ u# f. o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它是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的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是典型的性联隐性遗传,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控制因子Ⅷ凝血成分合成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6 T( g2 s; b8 f
5 z9 Q" [/ B6 T0 V9 i 罪状: R2 G4 X9 _5 Q1 L* c& d c
9 n( W4 ]6 f4 ^! P$ h" }
当宝宝因各种原因造成创伤出血时,血液不能凝固,最终因出血过多而死亡。
& O' F# h2 R' c2 M# N
* k) V# h2 R% O! F S 犯罪证据:& {9 g" |- L; a; o3 z; O
1 ]$ F( [3 g, O& L' d( B 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子女中男性均正常,女性为传递者;正常男性与传递者女性婚配,子女中男性半数为患者,女性半数为传递者;患者男性与传递者女性婚配,所生男孩半数有血友病,所生女孩半数为血友病,半数为传递者。约30%无家族史,其发病可能因基因突变所致。8 M9 e) Q/ Z. n
4 V2 i4 d% n: n o
防范措施:/ I- w8 X+ Z% |* u
9 Q/ E4 ?4 k2 q& f# x& p. ?# I 抗血友病球蛋白已可大量供应,从而大大减少了死亡率。
& _ H; @/ h) j5 h8 Q8 w) t
3 h: [* U% d1 h8 C( Q 危险指数:★★★★★☆
" z* Y6 F5 _- i+ w. a1 ^" G8 `8 G& E8 C; |$ k+ v" H
通缉令NO2: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D% ]0 [+ X9 l; q
! R' B8 s. v% A( k) r 属于隐性遗传病,女性仅为异性染色体携带者,不发病。
; `7 d- l0 {. G1 r
- O! Y J C4 g$ C( f0 b [4 C4 f 罪状:
1 b6 a* ?7 v# W( @* d4 q* p8 x+ m2 F3 _5 d. x; v
肌肉萎缩,小腿变粗而无力,走路姿态似鸭子,几年后逐渐瘫痪。约90%的患儿有肌肉的假性肥大,多半患儿还伴有心肌损害,约30%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病情多呈进行性加重,多数病人在20岁左右死亡。9 h0 i. {7 ^/ u! Q1 D
% L) y/ E0 \- ~5 m) ]% ?) ]
犯罪证据:- ^8 d, K9 ]. _& f1 ?3 L: I6 w, p5 Q1 v
, Q. `6 S+ ~' X m4 F9 t: y) e1 ` 属于儿童中最常见的一类肌病,多在4岁左右发病,一般不超过7岁。几乎均影响男孩,占活产男婴的l/3 000~1/4 000(欧美)和l/22 000(日本)。
* F0 E, g# v B0 ~+ u u: u6 m& j7 n
防范措施:
# t0 D5 ?9 G" A4 Y" g5 ~
: E2 M7 b! @! A2 M$ ]/ Q6 G( E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w$ S' g4 Y0 \# l, `1 V
' `* \" T+ g% ?
危险指数:★★★★★
/ r% G: I% R. ^3 U- R
- d- `; L4 q- J2 y/ \- n8 } 通缉令NO3:蚕豆病, d, C& J: t: {# U4 @+ r' B
! @8 i( v4 a2 F3 q/ E% d, a
因进食蚕豆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溶血性贫血。因患者体内缺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差。8 p& D0 f( X5 Q' X4 s/ J
% y0 H( w3 R6 R7 q$ p* R, P! P
罪状:
+ }1 y- V& I1 _, n* x% S& T0 B
! W5 w. ] G' q 常见于小儿,特别是5岁以下男童多见,约占90%,常发生在蚕豆成熟的季节,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如粉丝、酱油)均可致病。
- M( { \: ?1 C( ~9 h- v& X* r; [; s7 J7 E0 X" s
犯罪证据:4 A! H, J1 A" M- G
' B" ~; y( c" P8 Q5 w1 X2 Y
G-6-PD基因在X染色体上,男女之比约为7∶1,病人大多为男性。
6 I8 ~0 g6 }5 U2 s6 q3 e9 l
5 u q8 T7 I" f9 E. a, p' m# y2 v 防范措施:
, ^1 W, c! }- a; q: n' ^' D1 d! |( ^) E$ _3 q: O, Z; |
目前蚕豆病的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病死率普遍下降到1%以下。! |* Q' f2 n4 _* P" f
0 q X- [; v5 L9 g* Y, @$ @ 危险指数:★★★☆☆
) }- n; _" R' s9 }, U+ `, ^. m
* Q) t5 K4 ~ c3 v 通缉令NO4:红绿色盲) O. P( B" E$ u# [9 e6 X
6 I) w$ {- P3 t! v& H
红绿色盲不能分辨红和绿这两种颜色,是一种先天性的色觉障碍病。属于X连锁的隐性遗传,表现为患者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决定此病的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的,位于X染色体。
4 T! ^# d. b1 H5 \$ n/ D/ q5 P! v4 Z( S" b9 f6 n+ ]
罪状:) a. F3 m4 ]6 a, R
2 N, g; P6 V: c# k8 z
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但是由于红绿色盲不能分辨红色绿色,对孩子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 L6 Q7 x7 K5 I: n) ^. t2 [5 m# H) e8 E3 S
犯罪证据:目前已发现的遗传病达4000多种,其中全身多处病变伴有眼部病变者有400余种,单纯眼部病变200余种。患病率最高者是红绿色盲,男性5。1%,女性0。8%左右。
& S4 q8 w2 ]1 V' I: @7 {( G# a0 H
' l8 f7 \8 |/ T7 r 防范措施:5 P" _1 {' d; C0 }2 ]3 Y
6 E( E: }$ S1 u, Y5 r8 r) K 由于是隐性遗传病,孕前检查起到一定作用,但仍然难以避免。
( K* \4 P( T' B: X$ S# n8 O9 W
' O1 X$ p. O; ~2 m- q, F 危险指数:★☆☆☆☆" o9 C) ?/ P% C# `2 `) t" Z
: N# C" e* f1 O. y
通缉令NO5: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症$ Z4 @, T0 Q7 E9 c
' c7 I, B: M6 r5 {# O 该病是一种反复多发严重感染的遗传性疾病。只要男性的X染色体带有隐性致病基因,就会发病,表现为男性的发病率较女性高。X连锁隐性遗传病中,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源于母亲,将来只能传给女儿。女性患者的儿子则都是患者,表现为交叉遗传。
* h8 @& j) @- N$ i1 P. F0 w
' X A, e1 {7 \- S/ \: T; N, X 罪状:+ ~5 {+ `( r" G' s+ {5 t4 w% }
4 x9 Q% k3 Y# P
以严重多发的肺炎、败血症及化脓性鼻窦炎为特征。大约50%以上伴发慢性肺部感染,且常有阻塞性肺部疾病或肺源性心脏病,患儿很少能度过幼儿期。' m5 H; w$ C! `: J* D5 v" V
: E, Y, ?) l, f& S6 v3 w. t
犯罪证据:
$ N" v, t. u3 [2 D
8 s5 x. K6 x& L; O$ E% O 只要男性的X染色体带有隐性致病基因,就会发病,表现为男性的发病率较女性高。
0 m" d6 ?5 f3 f0 \- y: D8 ]/ W: {! m9 B9 N h; Y4 z
防范措施:
9 M: K$ x1 r& j% L& C# [: L' n: q% E. O, K
目前有正规IVIG治疗方法,但未经严格正规的替代治疗,大部分患者在2 岁内死亡。
& v2 o9 j }/ e) r/ Z
' ?1 l7 P( p% z0 `# ~8 c4 @ 危险指数:★★☆☆☆
. S8 O. _1 G! ] k/ a, d8 [6 C4 ]% Y& t* t I
随着时代的发展,遗传病在疾病谱中所占的位置也日趋重要,原先儿童患病较多的传染病,如天花、脊髓灰质炎、麻疹等都因为预防接种的普及而逐渐消失或发病率大大降低,而营养不良等过去的儿童常见病也越来越少,相反遗传病相关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凡有以上这五类遗传病家族史或生育过患病子女的妇女,怀孕一定要做产前诊断,一般只保留女胎,以防患儿出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当前,国外已可进行胎儿宫内诊断,从而可保留未患遗传病的男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遗传工程的飞速发展,开展遗传病的基因治疗,切掉致病基因,换上正常基因,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治疗遗传疾病的问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