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16886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眼波流转,似嗔还喜;眼神凝滞,脉脉含情……有时候,你勿须言语,眼神就已表达了一切,眼神的力量,在沟通中具有神奇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眼神最具力量呢?
3 {5 f: I0 t' ~" Y- b' W; w/ g! S9 T2 Y- ?" n- u0 V+ K0 `7 W% X$ U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那是你的眼神,回眸一笑百媚生……
! a3 A" v4 r! i$ Q# Y2 d& A8 t& H+ V1 l5 i
从第一眼看到你,到形成对你的第一印象,我用了100毫秒。为了达到这个速度,能在寻找优质交配对象的竞赛中更快、更准、更狠,我花了150万年让大脑养成了快速锁定高帅富、白富美的技能,眼线、耳环、假指甲还没来得及出马的时候,一个眼神已经锁定了大局。
: D; h4 W4 ^$ ?0 Y+ A" R0 l' K4 E1 {, V6 R0 i, O
人具有解读眼神的天赋,从婴儿时期就显露出来。出生2-5天的婴儿就可以判断眼神是否注视着自己。4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可以区分直视和游移的眼神。9-18个月他们就能看出眼神透露出的深层含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在乎别人的眼神,对于直视我们的面孔总是更加印象深刻,而闭着眼睛或看着别处的脸则更容易被我们忘记。这个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发明显。
8 @: m" a+ U c1 ?8 g5 i9 B1 }$ S& v7 q8 A0 Y |$ S% a
眼神泄露了心灵的焦点。中世纪前,人们认为是眼睛发出的光使我们看见了物体。现在的认知科学家也用眼动仪测量注意力的改变,因为眼睛是不会骗人的。注意力到哪里,眼神就跟到哪里。
0 y! e* l& V4 _2 |+ p- k
i' S, S. g: M1 ^. H' U3 }微笑的眼神,最具吸引力: ?, X) O9 G2 q/ R3 @2 M/ j- x
3 e& V+ S0 B' h5 ?) I# x英国阿伯丁大学玛利亚?梅森(Malia Mason)等人制作了一系列动态图,一种是眼神先直视再移开,另一种是先看别处再直视。而表情不发生任何变化。参与者并不知道实验的真实目的,只是给每个面孔打分,并且单纯以为这是一个测量男女审美差异的实验。结果出来了,同样的面孔眼神从看别处到直视时会显得更有魅力。这可能是因为这让实验参与者感到自己成为了面孔注意的焦点,而不是被对方失去兴趣。' P% w3 s) _. y( D' P: E- ?3 z
, i' z7 V* x; R1 K
眼神不同于其他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仅仅是一个直视的眼神就可以激活一个脑区:大脑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这是一个预测奖励和惩罚的脑区。随着眼神的移走,腹侧纹状体的活跃消失。对于这些脸本身,这一脑区则没有显示出任何变化。腹侧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在预感到将要获得奖励的时候会活跃,奖励没有实现,活跃就会消失。, G' [4 d, u% h
2 B1 N- i' G$ c7 B直视的眼神唤起了我们对面容的注意,这并不意味着你直勾勾地盯着他就能让他“上钩”。阿伯丁大学的本尼迪克特-琼斯(Benedict Jones)等人发现,直视的面孔只有伴随着微笑才会提升吸引力,而即使是美丽的面孔,直视时不伴随着微笑,吸引力也不会增加。这个现象在同性身上比较不明显。这应该与可获得性有关。心理学家詹姆斯?香蒂(James Shanteau)就曾经提出一个吸引力公式:* { ?5 Y: n2 o" a
值得拥有程度=外表吸引力×被接受的可能性
3 o0 N% v* s, f6 @, }5 X" T+ G* E s6 f; A( K, H7 B
美丽的面容只能远观,当他面带微笑地直视自己的时候,才仿佛在说:“来吧,你值得拥有。”" |. C0 A; }2 ?' @1 I2 P: W
0 {9 d, c) H: u6 C% t7 V1 |直视的力量- t% {/ c! U b5 N
% x% u, T, D$ l眼神是一种天然的语言。一个眼神就可以传递信息、引导互动、控制行为。如果你走在马路上掉了东西,甚至不需要口头求助,被你近距离凝视的人通常会很自觉地伸出援手。谈话时凝视对方不说话就表示该对方说了。而谈话时注视着对方说话,会得到更高的评价。
# N T9 Z. Z' [ |+ s* F& z9 K" D; |: A& z- X+ b! a
直视的目光更被信赖。在法庭上,能够直视陪审团的证人提供的证词更容易被认为是真话。在过海关、安检时,逃避目光接触的人最容易被怀疑。& E' d5 m5 M* |9 ~$ O6 X0 A) a
) N+ K% F. G& Q4 w1 v2 y; P2 c; D$ r直视的目光显示出更强的竞争力。面试中80%的时间直视面试官的人比15%的给面试官留下更好的印象。简历中提供直视前方的照片也会让人感到更渴望这份工作,应该得到更多报酬。在一个酷似“中国好声音”的研究中,几个演员扮演的领队分别来说服参与者加入自己的队伍,排除其他因素后,参与者更愿意选择直视他们的领队。4 C! X7 x/ {: C0 c2 s8 ]0 y
+ [! E8 s5 y. }. y
喜欢一个人时,男人会变得话多,凝视少;女人会话少,凝视多。虽然克里斯-克莱恩科(Chris Kleinke)这个研究并没有得到广泛承认,但是可以相信的是,相互凝视越多,越能增强彼此的好感。
1 L2 B! T9 @: u, l
2 J: x4 Z% Z/ e+ d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开口,有时候张口就错,有时候没有共同语言,有时候一说话就吵架……言语的沟通总是伴随着信息的扭曲,一个眼神胜过千言万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