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2|回复: 1

参加14年抗战的最年长老兵去世 享年113岁

[复制链接]

8699

主题

373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62
金钱
16886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发表于 2017-9-6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Dennis Xu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7 i) c. U) ~$ V3 l
                
原标题:参加了14年抗战的最年长老兵去世 享年113岁
! r& S- g+ B9 b8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崔毅飞)今天(9月6日)凌晨0点50分,经历了十四年抗战的老战士董济民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113岁。据志愿者透露,董济民先生是国内已知最年长的抗战老兵,而且董老参加了十四年抗战,这样的抗战老兵并不多见。7 p, ~8 D6 Q4 a' D. ^) w0 f" A
今天上午,董老的儿子董希武先生告诉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由于肺部功能衰竭,父亲董济民今天(9月6日)0点50分病逝于民航医院,享年113岁。老人一生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并未留下什么遗言。
8 Y. ^& h; M- ]9 y; g& h关爱老兵志愿者薛刚先生告诉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董济民老人是国内目前已知最年长的抗战老兵,而且董老参加了14年抗战。
% M# d6 o2 {% B$ ]8 W; m9 {据了解,董济民老人的遗体告别式,将于9月10日上午在北京举行。) D' h1 E7 g7 U' }; h8 K/ g
董济民老人生平: N# C) }* ?8 x+ m! \
董济民, 男,河北乐亭县小滩前门坊村人,生于1904年。/ B8 T; o1 K2 q- v( C$ u! r2 b
18岁到长春王茗魁商店当学徒;
' D8 R% T" u0 A4 P! T% D1931年在吉林加入东北义勇军682团,帮写文书;, `5 Y& p% S$ A! k5 `4 K" w# V" A
1932年底随军队进河北怀来,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3军,任军部文书;
8 W9 r6 |- e! g: c1933年至1935年任63军军部少尉文书;
% g- W" h) _; `8 j1936年至1937年随部进河北高邑,升任中尉文书;
! w" v% {" v; B% @& R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时,随部驻守河北高邑;% h/ w/ d/ H4 c8 n! I" r
1938年随部队退经尉氏等地;
$ B  ^$ v8 q6 O4 d$ N- B1939年抵漯河驻训,后随部南下至江西,参加赣北对日作战。后转入湖南邵阳91师任中尉军需;
: E) A& U! d; u0 ^9 n% Z. I  ^1940年调部入陕西城固补训,后改任29军当中尉军需;
8 n. i+ Z3 j# `0 F1941年至1942年随29军驻守陕西城固;9 G% |6 V# U: X( \
1943年随部入河南对日作战,任上尉军需;3 ], h" P# \% Y& N3 I& [0 v( p: }
1944年调陕西汉阴整训。同年经四川、贵州,移独山,抗击日本侵略军;
: ~1 x4 `: y3 D- c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升任第4师第11团任少校军需;0 k, l& U' M9 m% A( y6 R' z3 z
1945底随部入锦州后,因不愿参加内战借故退役;, I# ?! ~6 @6 m  h2 L
1946年携家眷来到北京;
, J1 r& Q. G# {% K0 \! a1 l1946年至1956年靠与他人合开小商铺为生;, ~3 h9 X0 O, H( M7 T
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
  k6 P/ B; I% B7 O/ J7 B1958年任国营企业会计至1959年;
6 N9 f2 T' A7 V" y! e. u  f1959年至1966年入中国进出口公司畜产分公司,历任办事员、工人;
+ d- S" @$ o5 J& ~+ T2 V: A1966年错判为“历史反革命分子”被遣送至河南临颍县参加农业生产,直至1971年“摘帽”;; O) W( v: w$ W  _' X
1973年退休,后一直在北京安享晚年直至仙逝。  G9 {3 P5 e. [0 W- P; S# u1 ?9 f3 F
北京青年报早前报道:113岁抗战老兵病危儿子:再坚持100分钟就是胜利日
4 b* p6 x; t5 V! q! I
2015年,董济民参加抗战老兵肖像展
抗战老兵入院近一月9月2日一度病危家人曾劝他再坚持100分钟9 C( L1 j# Y2 p: e$ A/ ]+ n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连日来,在全国多地人们自发来到博物馆、反法西斯胜利纪念遗址地等,铭记那段历史。对113岁的抗战老兵董济民和他的家人来说,这个纪念日尤为特殊。5 ]; f" ]- u- h
“爸,再过100分钟就是抗战胜利72周年,坚持!”这是9月2日晚董济民的儿子在他病榻前说的一句话。由于心肺功能衰竭,这位大陆健在的最年长抗战老兵已经住院近一个月。虽然仅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并一度病危,在抗战胜利72周年来临之际,家人希望老人能够坚持下去。2 Q! _7 s6 A  K$ c5 ?" b- e0 v
113岁的抗战老兵
0 j5 E  e; t, O6 V2 Q' e1904年12月,董济民出生于河北乐亭,幼年即随家迁往吉林。念过几年私塾后,董济民在当地有名的百货店“玉茗魁”当起了学徒,主要负责记账。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面对打到家门口的日本军,董济民辞去百货店的工作,弃商从戎,加入了由冯占海带领的吉林682团(后改为东北义勇军682团)。由于能写会算,在部队董济民主要负责文书工作。
  m0 [' s6 X: k+ N6 J1 C' }1932年,682团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3军91师,董济民任军部少尉文书。之后他随部南下,在91师任中尉军需,不仅负责文书工作也担任军械员,负责枪弹的管理与分发,军需工作也让他看到了当时中国军队和日军之间存在的巨大装备差距,“小日本就是家伙厉害”,董老曾如此评价。( e/ w6 I4 \" `* O4 m
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董济民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以及贵州的独山战役等。  k7 Z8 R6 V- y8 z  m! L( W
1943年,董济民随军到河南,参加著名的豫湘桂战役。“我们是先头部队,日本人没有占到便宜。”老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依稀记得当时63军91师是先头部队,与日军激战,伤亡重大。“太惨了,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到处是尸体。”老人说,但他们还是打退了日军进攻。
1 z7 f) L, ~4 W; m3 \8 E) Y抗战结束时,董济民在辽宁锦州见证了日本投降,“抗战胜利了!我们把日本人赶跑了!天下太平了!”董济民由衷地高兴。
+ Z$ s9 d5 e2 q$ G/ s9 [) N
: l( F. M; H4 w  U; q
" P* P6 P- j7 `' g& G- X: D8 a# B
. `, S3 B- ]' ?" L+ \$ Z/ R
1 }+ |% j, i: j5 j# x& ~. B' u/ J7 ^, y  _4 q4 E5 Q

) X6 n: U" T/ i5 a7 }4 _8 Y

8699

主题

373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62
金钱
16886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楼主| 发表于 2017-9-6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多次参与纪念活动3 ]8 S0 f1 G3 p2 @( K2 M# w
新中国成立后,董济民举家迁往北京,在前门大街做鞋料生意,其间曾经回到妻子的故乡河南漯河生活了13年,直到1979年再次回到北京。
' a3 C7 j% c' ?, n回到北京后,闲不住的董济民开始卖起了报纸。在永安里秀水街口,董老每天骑着自行车取报、卖报,一干就是20多年。董济民的儿子董希武回忆道,父亲直到90多岁时还骑着自行车卖报纸,“不是贴补家用,其实就是给自己找点事儿做。”5 a6 ^) F& `$ L1 |& O* E
数十年来,董济民闭口不谈自己的经历。近年来,董济民才开始参加各种纪念抗战的活动,为人们讲述他的抗战经历。
( e4 x! `  d. \3 B* r6 J! t3年前,记者曾经前往董济民位于高碑店兴隆家园的家中探访,当时董老正在用放大镜看报纸。家人说,每年到9月18日,董老都会唱起《松花江上》这首歌。当时已经110岁高龄的他除了听力严重衰退,身体依然十分健康。
9 \+ ^+ J8 }) ]# J; h8 B( S% Z两年前,董济民还曾参加抗战老兵肖像展。在和志愿者们互动敬礼时需要别人提醒,但当敬礼时还是会坚定地举起右手,动作有模有样,不失当年风采。当时在场者描述:“111岁的董济民在志愿者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到挂着自己肖像的地方,摆出姿势进行合影。他虽然听力不是很好,也不太擅长表达,但还是乐呵呵的,嘴边挂着笑,不断满足着一些热心观众的拍照要求。”
1 ]0 K* Y9 e+ i愿望是活到120岁
; l( y  Q) I8 K4 P) u/ H: ^3 T“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是董济民给自己的八字“铭言”。在一张皱巴巴的白纸上,北青报记者看到了董济民为这8个字手写的注解:顺其,就是不主动,听之任之;自然,就是没有经过人为的手段,顺着它发展;随遇而安则是能顺着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d5 @) }" p# N; l# N9 z
昨天,董希武告诉北青报记者,“父亲的愿望就是活到120岁。”也许是为了达成这个愿望,董老平时生活非常自律,饮食上不吃烫、不吃凉、不吃剩,生病前几乎天天都会下楼遛弯。# @; j8 l5 d" t. J$ B
董希武说,“今年春节以后,父亲就基本只吃流食了,不过身体状况倒还不错。”清明时还去陵园给老伴宋桂新扫了墓。
: `& c' ?) k- Y/ y- F* ^+ f% V董济民和宋桂新两人携手走过80余年,2011年两位老人登上北京春晚,当董老说出“我和老伴结婚八十多年了,生活很好”时,老伴宋桂新突然亲吻了他的脸颊,然后害羞地笑了。董希武说,母亲一年多以前过世后,对父亲影响挺大。$ X4 x, [6 J1 {
然而,毕竟岁月不饶人。. Q, h$ P7 i* Z8 r! j) L4 C; x
今年8月9日,董济民因为心肺功能衰竭住进了医院,如今只能靠呼吸机来维持。
3 f# {' q! g; A董希武说,父亲刚入院时还因为打针难受,经常会把输液针拔掉,不得已家人给老人戴上了防抓手套。2 p  ]& R9 S, E3 w, n2 W
“再坚持100分钟”, ?6 g, \& k: p1 M! w$ m
住院以后,董老的病情逐渐恶化,到现在已经“不认识人了”,但他似乎仍能感受到医疗器械带来的痛苦,家人不得已用绳子将他的两臂捆在床边的扶手上。
' ~6 N1 {" i+ a5 E, M5 f& Q# G到了9月2日,医生曾经考虑对已经病危的董老进行切管治疗。考虑到父亲年事已高,董希武和家人拒绝了医生建议,“我想让父亲少受点苦,平静的走。”
* b. Z$ o  t7 e3 q) K& P. g
董济民病危时,儿子为父亲加油
“爸,再过100分钟就是抗战胜利72周年,坚持!”9月2日晚上,董希武在父亲耳边鼓励老人,希望他能挺过去。好在,老人的各项指标一度呈现危险状况之后,又很快恢复了平稳。
8 p& t/ |5 ]4 v, @" i6 y昨天,北青报记者在医院的病房里看到,董济民戴着呼吸器躺在病床上,不时会抬起手臂,戴着防抓手套的手不断摆动着。
  U# R7 U- P' s7 Z家人说,他肯定记得这一天,他肯定会坚持下去。
. ~- w- n9 y1 m/ y) q2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滑铁卢华人网

GMT-5, 2025-2-24 04: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