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85|回复: 0

巧妙拒绝孩子的“再多一次”

[复制链接]

8699

主题

373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62
金钱
16886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发表于 2011-7-2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Dennis Xu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大人自以为能探究孩子的内心,其实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高手,他们敏锐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说一套做一套”
9 d- `6 S2 ]9 g% g/ q/ U0 ^
3 P+ t7 }* U. Z( o. ^2 w4 g1 G  再多玩一次滑梯,再多看一会儿电视,再多玩一次游戏,再多听一个睡前故事……类似这样“没完没了”的央求常常让父母难以应对。! t. x$ E: G& W
. J' z0 H4 Q- @8 X; `
  父母不愿意总扫孩子的兴,更不希望成为孩子眼中的“大恶人”。但是,我们得让孩子知道凡事都有节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没完没了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许多家长发现,经过种种努力后,自己总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R; [  F) F$ x( s, H
% n% M" B- t" {4 @9 Y
  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3 h5 p; `3 U2 C0 S" s% X
# H9 o. G9 W; ]7 k% h, A
  其实,孩子掌控自己生活的机会微乎其微,他们刚刚主宰了一小会儿自己的生活,享受了一段自由快乐的时光,可是大人一声令下“时间到了,我们该走了”或者“就这些,再也没有了”,就要将他们自我掌控的权利夺走,想一想,他们又怎会乐意呢?
- W* q# I" f2 w, \2 |. y. D; q! ?; F9 ~
  父母往往说到做不到: h5 b( V% ?1 r% m. F

% w! S  y0 P5 `1 \( ^$ \  大人自以为能探究孩子的内心,其实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高手,他们敏锐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说一套做一套”。比如,当大人宣布“孩子,你还可以玩10分钟”时,最终他们得到的时间可能只有5分钟,也可能长达30分钟。他们意识到大人的立场并不那么坚定,因此,常常寄希望于发脾气、撒点儿娇、软磨硬泡、撒泼打滚,或故作可怜,让大人有所松动,而事实上,家长们往往也遂了他们的心愿。
9 o$ E; t0 B, K. g9 y: i( m. j  s" k, y  @
  那么,父母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自觉呢? " |( G$ X5 N: q* ]) u: H! c

0 M. i- ?" Q3 `0 k; L+ t  第一步:亮出自己的底线
; g6 ]& F( t4 E5 b+ }; a& o# h* |  c2 q1 M8 V+ T# }9 o* f# x
  与其给孩子一颗糖果,之后因招架不住他们的央求,而再给第二块糖果,还不如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你可以吃两颗糖果”;与其告诉孩子该关电视睡觉,之后因经不住他“再多看5分钟”的软磨硬泡而妥协,还不如一开始就声明“你还可以多看10分钟”。妥协让步无异于奖励孩子依靠纠缠不休而达到目的。所以,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应让孩子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底线。9 _% b! X" o* e' T
( p/ r. v; k$ Y* w$ T3 V. \
  第二步:做好离开的准备
( {: n: Z; J8 a) C! J4 D1 v. y( [$ t3 s( ~
  举例来说,你带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你们该回家了。你要先通知孩子:“你还可以和表哥再玩10分钟。”在时间到之前你应该做好离开的准备,把东西收拾好,并和朋友道完别。等10分钟一到,就对孩子说“时间到了,我们走吧。”然后立刻抬脚走人。如果不这样,下次你说“时间到了,我们走吧”时,孩子很可能将你的话当耳旁风。
( ^. d4 r) c2 I! v' F5 _% o% N8 f- t" d
4 @- [* V0 r$ q. m+ i: c. X  第三步:保持平静不妥协2 Y5 B9 i* `% }

/ ~* A7 W0 T+ ^1 E( ]/ n! m3 c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可能会耍五花八门的小把戏,这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平静,不要妥协。& B& G  W4 p* b% t& A

9 X% G: I/ k  V0 q" Q" \  如果孩子赖在地上不肯起来,不要理会他。将目光从他身上移开,然后微微转身,装作要离开的样子,一般情况下,他会跟上来。
- s  {# V& ~8 M( m8 L, e. J
! Y+ }* d5 M/ ]1 h  如果他就是不跟你走,你可以把他抱起来。此时应尽量保持平静,并将你的脸转向一边,不要与他面对面。不管他怎么尖叫和反抗,都不要理会,也不要计较他说“我恨你!我讨厌你!”之类的气话。0 W  k3 m/ Y9 _' c5 Y2 Q
6 N; n1 |4 v: r' @$ }
  如果孩子更加激烈地反抗,那就给他一个“警告”,告诉他可能会面对什么“后果”。为了让这一招行之有效,“后果”最好是取消他很在意的某件东西,或者做某件事的计划,如提前15分钟上床睡觉,不让孩子看电视,不让孩子玩最喜欢的玩具等等。' j3 }) D/ p1 p: h3 _  b3 ]
: I. g1 d+ i" \  b( H( K: w
  我敢保证,在以后应对孩子“再多一次”的要求时,你会觉得越来越轻松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滑铁卢华人网

GMT-5, 2025-2-23 05: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