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16886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身为女人,当然希望拥有娇美容颜,神采焕发,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保证体内气血充盈。气是维持生命活力的发动机,血是保证人体运转的营养剂,二者密切配合,才能成为内外兼美的健康女性。也许你还在疑惑为什么肤色不够好?秀发不够有光泽?为什么即使在煦暖春日里,你还手脚冰凉?追根溯源,女人要学会以气血由内而外地滋养自己,才是正道。
, t! B3 r( w0 I @7 w! Z& c7 e
: Z1 Z. ?/ \) U" i8 ~女“色”——女人的健康晴雨表
9 a3 U. ]7 f0 f8 X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习惯用脸色来判断一个人谁健康或不健康,好朋友多日没见,偶然街上遇见了,一方就会不由自主地来一句:“哎呀,好久不见,你这气色可真好呀!”
/ H/ H/ A+ M9 H8 y3 z
3 E* P4 d% L& J; i4 a _ 或者,“哟,怎么回事,脸色这么差,是昨晚没睡好吧?”这样的问候语我们都不陌生。3 x" B" s3 l/ X9 U M7 ]
5 f8 ~1 i2 |. O0 y0 ~5 | 的确,这习惯话没错,它并不只是经验性的约定俗成,从中医理论上讲这是非常有根据的。中医认为,人的气色好是体内脏腑气血协调的表现,所谓“有诸内,必形于外”。
6 `' c% t( i7 s F; N( r% U+ P. N6 {( {- W6 {& O' B
9 U4 K& n; P$ v. A0 I# [1 ]+ u. i
8 ^( c; G" \' V$ t( u, ]$ U 对于我们女性来说,脸色更是直接反映女性身体健康程度的晴雨表。由于特有的生理进程,女人的确生来事多,比如月经、胎孕、哺乳、产育以及更年期的综合影响,加上卵巢状况、内分泌等因素的干扰,更容易造成气色上的变化多端,其源头也是变幻莫测的,经常让很有经验的医师也捉摸不透,费尽心思。那么,我们总该有一般的检查标准和办法吧,尤其是基本的自诊,对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每位女性都应该心里有本个人气色账,有个表格,每天给自己打打钩。$ {6 g/ n7 r: C- a1 k, K a3 s
& n4 A( s$ Z8 a/ X
对于女性而言,健康的气色标准应该是:红黄隐显,明润而有光泽。肤色偏白的,应该在净白里透出红晕和光泽;肤色偏黄的,应该在黄中透出金黄光泽,俗称“飞黄”。当然,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或由于饮酒、劳动、情绪或日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会引起脸色发生临时性改变,也是正常的,称为客色,不必大惊小怪。
" j) I5 }: _% S: ]( _1 e6 h+ S+ l
: ^' T( c! E5 D. Y; Z" x7 ] 不过很令人遗憾,大部分女性的气色都不达标,很多还呈现出中医常说的“病色”状态。什么是病色?中医讲的病色是指青、赤、黄、白、黑这五大色,且各有主病,通俗点说就是脸色青紫、脸色发红、脸色发黄、脸色苍白、脸色发黑,这些让我们讨厌的“病色”脸,会时不时就来偷袭我们的健康,令人防不胜防。这五大恶魔,到底泄露了我们女人哪些身体机密呢?7 Y" Q! G2 z! y5 H2 w
- @; G" X; o/ L5 p, P7 B
脸色苍白有哪些病因6 V5 n) h8 [/ R7 F" e7 b% _5 K
: g/ r$ Q; P4 j* c
一般是由于脸部毛细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的,中医认为,这种情况大多是虚寒症或失血。面色苍白而虚浮,多是气虚;面色苍白而枯槁,多为血虚。& O2 R t$ Z. H8 N$ Z
. _# Y' g! f8 G& J" L- n 呼吸系统状况不佳的脸色也会发白,比如哮喘病患者,就长期脸色发白;久病体虚、大出血、慢性肾炎等也会脸色苍白,面无血色;有贫血倾向的人,会因为血红素不足而使脸色容易呈现白及萎黄之色;久居室内、不晒太阳的人也会让人有脸如白纸的感觉。
% x/ l$ n0 L4 {
$ Y* } o' x8 B) v9 K3 L# L3 j 脸色苍白的注意事项
9 Q" ~6 g& q7 e5 ^' R! A& j9 K2 W4 K. ]# o+ [
对这种情况,解决之道就不消说了,虚则补之是硬道理。如果没有特别的病症表现,药食同源,食补是最好的办法。脸色苍白的女性平时一定要多补充些坚果、水果、豆类、鱼肉、鸡肉等食物,必要的话,就拿一些红枣和枸杞当零食吃也是很不错的方法。4 Y# K* d1 v$ c% `1 T
& V( { \7 A5 u1 x! a
脸色潮红有哪些病因+ F h8 K/ w' P# ~) q% R0 y: s
" o, L) C7 [8 b
中医认为,红色多为热症。血得热则行,脉络充盈,血流加速则皮肤呈现红色。如果满面通红,多是实热;而两颧绯红,可能是阴虚火旺的虚热。有些女性毛细血管扩张性能差,脸上还会出现红血丝,一丝丝纵横交错,如蜘蛛网般,严重者会连成片状,变成红脸,这种皮肤薄而敏感,情绪激动、温度突然变化时脸色更红。
}8 Y3 [" r: O* L
3 R: g) ^6 X1 N; R4 Y1 ?3 U# j 那么对那种脸色长期像块红布一样的女性,要注意可能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因为心脏如果无法正常运作,会造成内热分布不均而使得脸色容易潮红,患有狭心症、心肌梗塞的人,或是有这些疾病潜在病因的人,多半拥有一个红扑扑的脸蛋,所以长期面色发红的人,需要特别注意心脏方面的健康问题,需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8 `" N* s/ S6 U
s4 |4 l" d4 a) ] 脸色潮红的注意事项
9 y b* H- n5 D- h% P
: }8 k: V: I' L 如果排除病理性因素,可以涂抹一些具有改善作用的化妆品,来改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状况。还要注意坚决杜绝刺激性的食物,同时避免对面部的冷热刺激。7 D( A+ w! K3 z2 b0 l
3 r3 _$ V3 O3 Y3 `
脸色青紫有哪些病因
! e: ]4 e1 B0 s4 {% k
) b' [' a- A5 T( f$ v4 o* I: u3 W 关于面色青紫的病因,中医认为多为寒症、痛症和肝病。为气血不通、脉络阻滞所致。简单地说,如果血液中的还原血红蛋白(一种没有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增多、皮肤就会呈青紫色,医学上称为发绀发绀: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致皮肤和黏膜出现弥漫性紫色。常常在舌、嘴唇、耳廓、面颊、肢端最为明显。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肝病导致血液中废物过多等,也都会使脸色变为青紫。
& X$ G. ^ w E& {3 f( x7 E# H3 \* X! p+ A. |: R( Q
这种脸色的人,一般是源于这样几种状况:一是身体疲劳了;或者是压力太大;要不就是营养没跟上,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患病了,要抓紧去医院检查检查。
2 x; ]# O/ M l e9 _/ {$ ]
5 r7 w" s) ^8 q$ g5 x 脸色青紫的注意事项
* Y+ ~2 P3 `4 x
8 e5 ~" e' H- b% @ 如果是发绀,表示血液中缺氧,就需要改善你的心肺功能。如是寒症,那就要赶紧“祛寒”,可多吃些牛羊狗肉、胡椒、生姜来激发热能,加快新陈代谢。寒气一去,身体“暖和”起来,脸色自然不再泛青。当然,配以适当的运动效果会更好!
* X- A# C/ e2 q* c( I) N$ k
6 D/ `, e0 J: o6 ?6 ` 脸色发黄有哪些病因
/ A3 @* V1 U; _4 Y' x) O" |& }. E! L/ L: O$ b4 H( n
作为女人,最讨厌别人叫她“黄脸婆”,也千方百计地避免变成“黄脸婆”。这确实不是一个令人心情舒畅的词,其实“黄脸婆”或者“黄脸公”,就是中医里所说的脸色发黄。中医认为面色发黄多因脾虚而水湿不化,或皮肤缺少气血充养。3 v3 d% _ g9 T0 z' t
, h8 D" S& x; Z. i
生活中,得了急性黄疸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等疾病的人,就会脸色发黄,甚至是蜡黄,主要是因为肝细胞损害,或胆管阻塞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渗入皮肤组织与黏膜而造成的。
% l5 h$ A! [3 T* |) ^5 L+ f' k0 U5 h5 M) ~; v% K
还有一些人,在秋冬季,面部皮肤及手脚掌呈现明显的黄色,原因很可能是吃了大量的南瓜、胡萝卜导致了体内胡萝卜素异常增高。
$ O$ N- r! f" Y3 B+ U' g9 k
$ o2 }- h: j8 m/ h2 B 脸色发黄的注意事项
1 A3 ?7 n0 {/ r5 ]3 _: G. T& C2 n+ q! ?8 `) U4 S% S% F3 H
对于偏食、营养不均衡引起的脸色偏黄,调整膳食结构、补充营养是头条。要及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高蛋白低脂的肉类,坚持食用石榴、木瓜,喝牛奶和杏仁露。同时别忘了补脾和化湿,经常吃些薏仁、莲子、龙眼和红豆煲糖水。如果患上先天性胡萝卜素代谢转换酶缺乏症,也就是先天性皮肤偏黄,那么就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绝缘吧。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也是“黄脸”出现的重大因素,得彻底改掉这个恶劣的生活习惯。6 Q) Q- E! P, e0 z2 a5 J) r$ t
. t' v4 W2 k" Y) X; ^$ T4 }
脸色发黑有哪些病因 @% y8 ^7 S8 ?: X+ i6 c
脸色发黑和肾脏、内分泌系统有关。肾脏具有过滤的功能,能够调节人体内水分的含量,内分泌系统则调节一些人体色素的代谢,若出现问题,会使一些代谢产物淤积在体内,造成肤色黯黑。一开始会在皮肤较薄的地方出现色素沉淀,慢慢从脸部扩散到全身。
4 ?1 u/ [+ S* G3 v' D) s. S; a/ X. w+ y2 l2 `# N1 `: M2 F% T
中医认为脸色发黑多属寒症,虚症,常见于肾虚和血淤,因此需用补肾药物来治疗。
. p5 q# x" i5 Y) L2 t
/ H$ L& |5 W9 ~& o4 v: R. T- n K 脸色发黑的注意事项
2 V5 h+ A: f& J# }9 W" g' E+ n( }) I3 o0 j) P5 a
这种情况的女性,平常要多食用具有护肾利尿作用的食物,如核桃、木耳、瘦肉、胡萝卜、冬瓜、西红柿、柑橘、柿子、干果类等,它们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锌类微量元素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注意调节食物的酸碱性,多摄取碱性的食物更为健康。; _4 D# X9 Q% B8 l
" z% \4 _6 k9 m1 y, d* b 核桃、黑木耳、黑豆、黑芝麻、淡菜、枸杞等都是补肾佳品,用这些食材煲汤或煮粥食用,能长期调养身体。# p# N# A( ^7 I; ?' x9 x
& J1 Z! P( p2 ~# I. [
另外,早晨空腹饮用一大杯蜂蜜水,也可以很好地排出体内毒素,减轻脸上黑色素沉淀现象,效果非常明显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