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16886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6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抢跑的孩子容易自满、厌学1 X- p$ t8 f+ R C- J: l, m
" E& N% e; r q, s% m, t4 x4 K
“星级考取消了,证书不让看了,学校如何选拔孩子呢?”、“孩子读一年级以前,究竟要不要学拼音和一百以内的数学加减法?”、“学校是否有硬性规定,要求孩子入学以前要有一定的识字量?”在昨天的看校活动中,各校校长亲自出马介绍学校,回答家长提问,很多家长也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围着校长进行咨询。然而,校长的回答多少出乎家长的意料。
) @& k! T% _+ \% _
& c T% V8 W3 o7 d, b" ?! E 不看证书看原生态
? p9 B6 L7 G7 K& T- G& @# p5 [
培佳双语学校小学校长张平表示:“证书从来都不是我们录取学生的依据。我们选学生,就看学生的原生态。”小学部主任王漪说,校方会通过面谈以及情景创设,留意观察评估孩子的表达能力、规则意识等综合素养,“每年参加小一生入学面谈的老师,都是长期在一年级组任教的有经验的老师,孩子的精、气、神,这些老师往往一眼就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当然,是否录取一个学生,并非只由面谈老师看几眼就能确定,校方还专门制定了面谈大纲,依据这个大纲,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综合全面地评价一个孩子。& H# O9 }: F* Z
$ E( [/ P! G5 x 金洲小学校长潘阿芳也表示,学校考察的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比如孩子的倾听能力、对一件事情的专注力、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伙伴之间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讲礼貌,以及肢体动作的协调性等。“除了老师和孩子的交谈外,我们会让孩子做游戏,在游戏中观察孩子。比如给孩子一些玩具,看他是否会和伙伴分享,玩好后会不会放回原处,这些细节都很能说明问题。”) ^6 J8 l, w }4 t, N
+ i, K) q. f; l; Q; ~ 不要抢跑,要好习惯
o& z! }4 U; F& K( f2 `. e$ t3 Z) J7 Q
面临“幼升小”,不少家长都很焦虑,带孩子上各种幼小衔接班。对此,金洲小学校长潘阿芳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我们更喜欢像一张白纸一样的孩子。”她说,一些抢跑的孩子,因为一知半解,导致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而且还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困扰。“很多家长问我,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要做什么准备?我对他们说,什么也不要准备,你们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静下心来,让孩子学会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好的学习习惯、态度和兴趣比什么都重要。”
# S2 q# S6 u1 M T
( f6 k2 N2 f7 ?4 ^0 E6 m; U$ @/ R9 M( o 尽管不涉及考察、选拔学生,但对于孩子超前学习问题,公办海桐小学副校长张柳红认为并不可取,“有的孩子在入学前看似学了很多,到了课堂后,认为自己都懂了,不认真听课。由于学校是系统教学,与家里的学习方式不同,因此这样的超前学习反而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容易让孩子还没上学就变得厌学,并不是件好事情。”! e2 m9 Z+ `4 D( }0 f) v
( K! S' ~8 v D y8 H* |. X 进才实验小学低段年级组长陈丽在给家长做小幼衔接指导时提出,入学儿童应当养成以下5个好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良好的吃饭习惯、良好的听讲习惯以及认真自觉的学习习惯。
- S; J4 k. c( s2 `) ]% l/ e
3 {/ p% E' `/ W0 \) R3 E" S 考察家长教育理念4 W0 P: Y; J5 Y! Y
: v! x) g+ O7 f1 Y+ P
培佳双语学校校长张平告诉记者,学校最终确定是否录取一名同学,考察其家长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如果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校方的教育理念差异很大,录取的可能性就很小。“我们还得和家长面谈。”张平说,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学校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但脱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有些财大气粗的家长,以为多花点钱上民办学校,就可以甩手不管了,之后就等着向校方要一个结果。”张平说,碰到抱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就很难被学校录取,“我们选择一个学生,同时也是在选择这个学生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 l( M2 A. d8 r, i' n, i
& @, p! U7 a1 t" l 金洲小学在考察孩子时,也同样设置了与家长面谈的环节。校长潘阿芳说:“我们希望家长能够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辛苦,不要任何事情都一味地偏袒孩子;希望家长关注孩子的教育,而不是认为花了钱送到学校来就是学校的事情。”
' M" V' w# t8 l9 f6 u
+ C( C( l- p& [$ k5 \) l* L [校长语录]; y( e4 v# E0 f) `! S, J
3 w+ H' d7 i; K7 y4 ?5 S& b# e1 c 金洲小学校长潘阿芳# N8 F9 @) D& p
W& Y2 x% e% k& b4 y( j( _ 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我们办学不是办给领导看的,而是要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希望,孩子在学校里能够享受快乐的每一天,我们一直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1 b( [, L5 r! i8 u( w; k6 q. i' o- ?- L. ~' U
培佳双语学校校长张平
8 b6 W: f6 Z% L5 }1 E% E+ l1 k/ ?+ |. t' X0 J' D) `2 X
质量是我们的生命,学生是我们的希望,家长是我们的伙伴。我们力求培佳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散发出育人的魅力,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创设最佳的成长空间。
) I$ j5 J" w+ X9 c9 g: S5 e9 l( s& q* x9 s* [% O' B6 P! |% m5 l
彭浦实验小学校长王春华
" n( F& V) F- [
' f; j& C7 w0 @% I 在学生的一言一行里,积聚平凡中的高贵;在跃动的一笔一画里,书写智慧灵感的火花;在校园的一事一物里,浸润爱与责任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每位彭浦实验小学教师的教育追求。
9 H& C l3 [# A ^+ M. p( _. g5 @" g+ \: { d
童园实验小学校长竺亚芬
6 D; t3 W s- s/ e0 P$ \5 F
1 z3 k! _' W2 F$ o$ R# ?9 M/ `/ y 我们之所以建设“书香校园”,是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人们的阅读视野,会阅读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高更远。我们通过阅读让孩子实现三个成长:知识成长、思维成长和精神成长。
" d+ J. k& h. T2 e8 j; a+ r
: f, [: x5 I7 Z9 e 海桐小学校长孔宇玮; i+ n- K- v4 q" D* @3 H
, B6 p3 p% E; ~8 I2 ?+ ]
在“健康身心、高雅情趣、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乐园。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
5 P9 A: E# A G" S% p2 K* F! J# e, L
洵阳路小学校长朱乃媚; X5 W& n) }! x/ H
7 h$ E: M5 F' q ~ 孩子在小学的生活不应仅仅是语数外,而应是有一个滋养书香的童年。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不应仅仅是考试分数,而应腾出时间让学生参与各种校内活动,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让孩子全面发展。
- h1 P ?. F# ]9 b
% _1 {4 q, a! \) [$ |7 C 浦东进才实验小学校长赵国弟* N- o9 s+ |( Y$ J6 \ g4 c, R
6 E+ ^- `$ d' V( J
成绩不是最主要的,快乐最重要。但是仅仅有快乐是不够的。我们的教育关注两方面:一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二是改进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上小学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如果这第一件大事就不快乐,未来会幸福吗?开学两个月,如果孩子不喜欢上学,这是老师的责任。我希望我们的学校成为上海实践最多、体验最多、快乐最多的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