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16886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导读:夏天湿气重,不少人在夏天时腿部、脚部或肢体多部常常出现浮肿,大便粘滞,这都是体内有过多的水湿停留造成的湿邪。因此,在夏季补充利水消肿的食物将水湿排出体外,健康才有保障。很多人都知道薏米是一种具有很好的祛除湿邪效果的谷物,但是普通的薏米和炒薏米效果是不同的,究竟哪个更有效呢?小编帮你了解。. 湿邪之症不可小觑
# s, s" S# Q8 |3 {4 O
/ z F" o( G* @: n u5 M7 N& _! X8 @ 湿邪,可说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10个人里有八九个人有湿邪潜伏。这是因为现代人运动量越来越小,体内阴盛阳虚,从而湿邪内郁。/ Y5 B5 F1 ^3 R5 n. ^
7 n" X& C% n7 M
$ m. L; m" Y- {0 t/ ~& x4 w $ t- h' e4 P4 |) r0 d9 l8 `2 p2 [
5 x# z- d5 g$ L2 I
加之人们饮食上偏爱辛辣、味重,还有甜的口味,这些肥甘厚腻食物过多摄取,影响人的脾胃运化功能,当脾胃没有办法把所有东西都转化为人体能够利用的营养成分的时候,那些没有被转化的东西,就变成中医认为的湿邪,留在体内,导致浑身发沉、无力、倦怠以及爱睡觉等症状的发生。, N- Y1 R% W' o( O
8 A3 w- B7 [* e# F* F1 ] 另外,熬夜等各种不良生活方式易损耗肾精,肾精损伤多了,肾阳就不足,从而也导致了湿邪存留在各种组织器官中。夏季诱因较多,因此也是湿邪集中爆发的季节。! b, o. u$ ~+ l' d7 t
湿邪对健康危害有多大?
- j' V2 I8 E; n; T" R# @+ Z7 j4 t! u+ z
z4 P1 Y: c8 k9 {/ [4 s' c 据中医介绍,脾是负责运化水湿的,但若是脾虚了湿邪又会困脾。当一个人脾虚湿盛时,水分无法及时排除体外,就造成水肿;如果湿邪停在胃肠,即导致大便稀溏、腹泻;湿邪向下发展便生成脚气,流注关节则四肢肿胀疼痛、屈伸不利;湿邪还有秽浊的特点,“浊”就是混浊,例如有种病症叫淋浊,就是小便混浊不清,另外女性带下白浊,也是湿浊的体现。因此,中医专家都一致认为,现代的慢性疾病及癌症等都与湿邪有关。1 A. B+ Z8 s. t, ^$ l, `
6 F; o8 X3 ]- N. Z0 ~2 c4 d ) Q: I" w& F& H
3 H" {4 p7 u2 T' Q
6 E o* W. w7 G; ? 如果你有晚上睡觉流口水的习惯,或者总是发现大便糖稀甚至不成形,就要警惕湿邪的危害。. O. Y$ e$ i* |& _4 \1 |
“粮药”薏米清热利湿
0 F7 S% U; e- @+ H: V# ~* l3 r% B0 u' p% ?; l
薏米为什么能够祛湿呢?这是因为薏米是入脾的,可以健脾除湿。按药材的性味,中医里的祛湿药,或是辛香温燥,或是甘淡渗利。辛香温燥的如陈皮,可以燥湿化痰,这就好比架起火把水烘干。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湿除得快,坏处就是“火”若大了,很有可能把壶烧干。
# H% g( @9 L! O% F8 L; x. R! x* @7 T1 f
T: {' l* ~) [+ p/ z" G' N , \" k) m- t8 m
6 k( |+ L5 O3 Y8 ~
薏米则味甘淡,渗利即利水渗湿,像疏通水道一样将水排走。一般性属寒凉,和作为果实、种子及质重的药物多为沉降药,沉降则能渗利。薏米性凉而沉降,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正如《本草正》里说:“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相比燥湿,薏米的特点就是渗湿、安全。最重要的是,湿邪表现各异,应对它们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薏米在祛湿除湿上应用更为广泛。
4 b5 p5 U: F1 {1 `很多人知道薏米可以祛湿,却不了解生薏米与中药炒制的熟薏米效果是不相同的。! R" [4 s" {5 C! C- s
8 z b- z5 J0 ^ C' U 生薏米偏寒凉,利水渗湿最在行,可以去湿除风、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对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和风湿疼痛等效果显著。- u% j2 E) V% \5 D4 e7 o
3 ~3 B6 h4 f; c
7 M3 b; {8 r5 Z& O9 L9 T
" c; a; A5 _) S, C1 m
5 ~& |7 |+ H2 W 炒薏米是取净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黄色、鼓起时取出,放凉,略有焦斑,微香。在中药泡制方法里,还有一种是将药物与麦麸拌炒,即麸炒薏米。锅热后先撒入麦麸,用量为薏米的十分之一,加热到冒烟时,加入净薏米,炒至表面呈黄色鼓起时取出,筛去麦麸后放凉,略有香气。此香气根据中药炒制程度的不同,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炒黄就是指用文火炒到药材固有的香气,或鼓起、爆裂时为度。炒黄能缓和药的过偏之性,同时散发的香气,还有理气解郁的作用。+ A5 F% [/ m' Y) @. L& Q
( [' }& k$ K5 V& d( \+ k+ N6 H 熟薏米可以自己动手炒,也可以去中药店买。共同点都是药性平和,擅长健脾止泻,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良药。不同是炒薏米比麸炒的除湿效果好,健脾渗湿。6 V' G) z5 P* B/ r, B& p
+ r7 r/ Z8 @7 I7 S8 N; i0 D5 l7 P: d
比如有的人容易拉肚子,知道薏米能治疗脾虚泄泻,经常煮薏米汤喝,却不见效果,这是因为用的生薏米性偏凉,如果用炒过的薏米煮粥或取一匙泡茶喝,效果就很明显了。麸炒的比单纯炒薏米健脾作用更突出。
2 o0 W, P7 R0 P1 u7 E
0 O8 j8 N( I' M* O7 T 中医认为,具有补脾作用的药物,经过麸炒可增强疗效,缓和某些作用猛烈的药物药性。如果是脾胃不好,总是吃不下东西,要么吃点食物就腹胀,总觉得不舒服,在稀饭里加一把麸炒薏米一起煮着吃,就能有效缓解食少、腹胀。
* }/ q% T4 V3 }, q会吃才能有效果, |! Z* o% ]% z' g
8 W* m: A3 F" i7 O
人们平时食用薏米时,多半是直接煮汤煮粥服食。1 W6 O2 ]2 q! ~) c, o) u
8 C7 _% y8 V* _) I2 b0 S8 q
1 c* d* E4 s( v
# J) ~3 A- k, |4 i
9 K0 J5 R0 y8 _/ R: d
还可以用薏米炖冬瓜。由于冬瓜味甘淡而性寒,功效以利水消肿著称,是治疗浮肿和减肥瘦身的佳品,和薏米配伍一起食用,就像物理学上的同向合力,作用更大。这道汤的最大功效就是利湿、消肿、减肥,对于有浮肿症状和多湿体胖的人很适用,同时对四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和白带多而混浊有一定疗效。冬瓜性寒,因此在与薏米炖汤的时候,一定要加入能驱散寒气的葱和姜。. O. G4 J8 H8 q Z3 O
# Q0 L7 X& j7 ?* T0 E8 L9 c
薏米煮猪肺,既能补肺止渴,又能健脾利水。猪肺1个,薏米30克,调料适量。制作时,将薏米洗净捣碎为末。将猪肺洗净,洗时把清水灌入肺管中,轻轻用手拍打猪肺,倒出脏水,再灌再拍,如此多次,直至肺呈白色为止。锅内加水适量,下薏米与猪肺,先用旺火煮沸,除去汤面的浮沫,改用微火煮至猪肺极烂为度,根据口味调味后即成。食肺喝汤,佐餐服食。' N6 \2 r1 f" N
6 f7 T7 F z- b6 X 营养专家提醒,淘洗薏米的时候要注意,先用冷水轻轻淘洗,不要用力揉搓,由于薏米较坚韧,难以煮熟,因此煮前需浸泡2-3小时。泡米用的水要与米同煮,不能丢弃,这样可以避免薏米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在浸泡中受到损失。7 Z( Y8 E' i) S# A: a! g
2 i- b+ R0 M8 ~0 m; G! I 薏米最简单的食用方法是将炒过的薏仁当茶泡水喝,或是将炒熟的薏仁磨碎,每天服薏仁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