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7 O# Z1 K6 N& z% d+ d
- _4 Q8 G8 \- G; a: E ?, Q% i" |$ g. B; M" N$ s. S+ F7 N
2 v$ T1 D0 |6 x" A
每经记者付克友梁宏亮每经编辑赵桥杨军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正在进入城市群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一个个城市群发展规划“落子”,布局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城乡建' t- t ?- ?! q: Y* ^, \
) v2 o; _9 `6 T/ _
0 X0 ?1 l' `5 \. h: ~2 C! p
每经记者付克友梁宏亮每经编辑赵桥杨军
- Z6 N' \- M) O! S' F9 _( }- j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正在进入城市群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一个个城市群发展规划“落子”,布局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5 V0 B5 t$ ~2 N: {& l' o3 \. b6 v$ C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继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后,国家级城市群正式升级为8个。这也是十九大召开之后,首个获批的国家级城市群。同时,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跻身为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 f, d$ D, P1 J, F4 J' B
图片来源:《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 图片来源:《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获批,背后有什么战略深意?西安又如何不辱使命,担负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引领西北发展的重任?日前,城镇化和城市研究专家、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刘士林,做客《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城市相对论”第2期,畅谈了他们的见解。
7 |- L9 U" h0 L. A4 E! j3 z O3 H城镇化和城市研究专家、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刘士林 战略深意西部城市群有了两个重要“眼位”
$ Z/ P! j$ A% FNBD: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获批的第8个国家级城市群,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国家战略深意?对于中国的城市群发展格局有怎样的影响?; R, Y: J+ v- k$ T4 S. q2 A# `
冯奎:关中平原城市群是十九大召开之后首个获批的国家级城市群。这个城市群最大的战略意图,我认为一是谋求区域协调发展,二是推动实现“一带一路”倡议。
: I& P3 b/ x- W0 {西北地区近年来经济增长较快,但基础设施仍然较弱、创新发展能力仍然不足,在区域发展中仍然是明显的短板。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区域协调发展时,将“强化举措支持西部大开发”置于东北、中部、东部等问题之前,反映了包括西北在内的西部发展的重要程度。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向西开放是主要方向,西北也成为前沿与核心区,承担着重大历史使命。规划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就能打造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成为支撑西北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有利于实现“一带一路”愿景目标。9 z( j3 @6 X3 ~# y' Z/ H; W
城市群是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主体。中国东部有若干个城市群,尤其是全国三个最主要的城市群都在东部。现在西部规划建设了高规格的成渝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相当于拥有至少两个“眼位”,这加重了西部发展的分量,对西部发展是极其有利的支撑。这种布局对于大国经济体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意义深远。) T: [. ]- S5 [5 a. |
刘士林:此次关中平原城市群晋升为“国家队”的意义和影响,除了冯秘书长从政策和战略讲的,我觉得还可以从这个规划本身进行解读。
2 ?; d* m: \. F. P H首先,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一个新说法。国务院以往在批复长三角、珠三角规划时,只有城市群的定位和目标,没有提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发改委在批复成渝、长江中游和中原城市群规划时,国家中心城市开始出现,但在成都、武汉和郑州的前面都加了“支持”二字。关中平原城市群基本上延续了这个模式,但首次去掉了“支持”,更加名正言顺。( `! ~% T$ K$ @6 h8 ?9 s
其次,发文单位由一部委变成两部委,这是第一次。此前的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或者从住建部“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来,或者从国家发改委的“区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来。; `5 [& T1 e) l* [1 M" i) a* ?8 M
8 {) v3 n, Q- ]+ y, M
5 M: q4 }( n$ W8 W- b4 Y/ S, r0 Z1 ~1 _) R) b3 z/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