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0|回复: 0

宁波71岁“支教奶奶”:如果我倒下了,把我埋在那片土地

[复制链接]

8699

主题

373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62
金钱
16886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发表于 2018-9-11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Dennis Xu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3 D4 t3 h* E4 U; o$ }$ E

: `8 l0 z3 {6 n7 ?- E# U- q8 D, J
4 K& [# p6 r1 D% ~- _: P  o

" B/ r, l# p  t! {* E5 F) n
                        
2 n6 b3 ^. k- y0 _* h4 N3 ^1 v7 t# d* F% Z) N4 f
- Z. X* j9 w1 _: t; w3 q7 v, O# d
宁波市鄞州区71岁“支教奶奶”周秀芳资料图
9月初,湖南省溆浦县,由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71岁“支教奶奶”周秀芳和爱心人士孙绍富等牵线捐建的3所希望小学新建落成。
2015年以来,宁波退休老师周秀芳怀揣支教梦想,来回奔波于宁波和湖南溆浦山区,累计发动爱心人士近万人,为溆浦山区捐建希望小学22所,目前已建成16所,正在建设6所,建校和资助贫困生累计捐献款物达2000余万元。
一次探访,一个决定
周秀芳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一名退休教师,性格开朗,热心慈善。
2015年春节,听到一位朋友讲起溆浦县北斗溪镇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老师被艰苦的条件吓跑了,孩子们没有明亮、宽敞的教室学习。周秀芳和跟同样热心的亲戚孙绍富商量,溆浦是革命先烈向警予的老家,去那边看看,就当一次旅游。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到桐林小学考察的情景。”周秀芳说,来回学校的公路开凿在悬崖上,汽车在狭窄的“之”字形山路上爬行,连颠带吓,有恐高症的周秀芳上山下山坐在车上都要闭着眼睛。“当时正下着雪,进了学校,我们看见三十多个孩子挤在教室里,即使生了三个炉子,孩子们还是小脸冻得发红,浑身瑟瑟发抖。”看到桐林小学的一幕,周秀芳流着眼泪说,她做了一个决定,留下来支教。孙绍富也说,自己可以留下来帮助教体育。
一个火苗,一片希望
山上的学校四面透风,用毛竹支撑着让房子不要倒塌。孩子们吃饭的灶台,是两个炉子,水是下雨时接的。学生住得分散,走访一个学生都要走半天路,周老师膝盖不好,好多次回到简陋的宿舍累得倒头就睡。
周秀芳说,小学四年级时,自己曾因家庭贫困没法上学。“后来老师来到我家,说我不读书可惜了,是老师帮我交了学费。”周秀芳说,正是因为这段困苦的少年时期经历,她希望有生之年能为贫苦的孩子做点什么。她一边给桐林小学孩子们上课,一边想着怎样改变这里的现状。
于是,周秀芳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发一些当地教学的情况和感受,希望爱心人士能帮助这里的孩子。周老师的学生、上海弘盛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刚当时远在美国洽谈业务,看到昔日恩师的召集后深受感动,他刚一回国,就直奔溆浦,赶到北斗溪镇去看望周老师。
当张刚看到破旧的校舍、简陋的课桌椅,看到年迈却毅然选择在贫困地区支教的老师时,他当场决定捐资30余万元重建桐林小学,并配齐学校的教学设施。
2015年4月,桐林弘盛希望小学开始动工了。周秀芳在桐林村一所废弃的房子里住下。白天,她在借来的教室为孩子们上课,顶着烈日去监督新学校施工;晚上,和村干部一起,与村民商量,解决一些建校中遇到的问题。
“老师的大爱情怀深深感染着我,作为学生我一定会把这种大爱无疆的精神传递下去。”张刚回去之后,把周老师的事迹传播给身边朋友和大学同学,有感于周老师的无私奉献,大家决定再在当地捐款建更多希望小学,爱心助学的雪球越滚越大。
一个火苗带起一片希望。周秀芳助学的事迹在宁波传开后,很多人通过电话、微博、微信等方式联系到周秀芳,通过她在需要修建教学楼的村级建明亮的教室,通过她找到需要助学的儿童。
过去3年间,周秀芳教过的学生以班级名义发起成立“小七班基金”“小石头基金”,给孩子们捐赠了价值几十万元的体育器材和文化用品;宁波李惠利小学、鄞州区教育局、宁波爱心企业出资建鄞州希望小学;甬邦餐饮联合会90余位会员募得善款130余万元修建过江坡希望小学、小横垅大同希望小学;5313人爱心接力为北斗溪镇红花村希望小学建设众筹50万元……
一种执着,一生牵挂
在溆浦县扶贫助学期间,周秀芳的执着感动并影响了很多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2015年10月,溆浦县九溪江乡宝山小学唯一的教师张艳香想外出打工。周秀芳得知后赶到学校,耐心做她的思想工作,还送她去北京培训,此后她通过考试获得了溆浦县优先转为公办教师的资格。“周老师一个外地人都能来,我更应该留下!”张艳香决定留在宝山小学。
党的十九大代表、溆浦县北斗溪镇党委书记梁金华说:“我们溆浦的党员干部都要向周秀芳学习,她推动了溆浦人民‘向善行善向上’的风尚。”
为此,北斗溪镇专门准备了台账,把周老师爱心团队的每一次捐款捐物进行了整理登记,让溆浦百姓记得这个好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为了帮助当地的发展,周老师还牵头为当地带去了珍稀柑橘品种“象山红美人”,并请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专家几次赴溆浦提供帮扶,带动贫困户脱贫。
今年已经71岁的周秀芳,并没有停下来的打算。“哪里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我就把宁波的爱心‘搬运’到哪里。我跟家人说,若是有一天我倒下了,就把我埋在那片土地上。”

) y# M0 z5 R3 O: ~6 b

# ?4 I; g& ]' z& l1 A6 b8 a0 p5 Q2 k$ ^8 u, r0 c5 x
4 P, H$ P. m6 i6 j
7 S  R& n2 h; P& t

: O' L. v6 j- S' i0 o( J, H* P
# Y5 _9 M& Q, k' u, ]4 x, L* p, y
/ C* v; t* B" Q" ]1 G/ B
* ^4 ]! ~: E+ f) u!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滑铁卢华人网

GMT-5, 2025-2-25 08: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