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16886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导读]宝宝心中有一把无形的秤,会对父母给的爱秤斤算两的,有时会产生“爸爸妈妈不公平”的错觉,导致心理、情绪上的不满。
$ K/ S+ d( S. t2 w1 W. p9 O3 i$ Q
' `9 ]8 h2 K- ^; G3 Y; w 1岁7个月的小可很喜欢抢别人手上的玩具,也很爱打人,出门会乱打别的小孩,有时候还会推别人。或是妈妈抱别的小孩时,就边哭边伸手要妈妈抱;把别的小孩放下后就不哭了,还笑了。8 S% U4 E6 Y z, f$ ~
# a; e0 k7 [8 Q% @& _ 宝宝心中有一把无形的秤,会对父母给的爱秤斤算两的,有时会产生“爸爸妈妈不公平”的错觉,导致心理、情绪上的不满。
% B# B. ]$ e. X: J8 T: a$ I: J
9 D" ^: R; {: _" x4 B/ t 爱争宠的原因- S8 p& c Q9 ?% J' f3 e$ G
4 k/ |5 ?: T" _- A3 b 8个月大宝宝能体会到爱和满足。1 岁半左右宝宝慢慢有了愤怒、恐惧、不安等情绪,并渴求爱,发展出嫉妒的情绪,恐惧、愤怒和对亲情的渴望。& G8 _% w4 e( S$ H K( t
- @0 ?$ @6 @- f" r 1. 对亲情的渴望! \% F" {$ b& Y9 S
( h1 r; @9 w4 s4 f 像小可一样的宝宝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是我的爸爸妈妈,不管是谁都不可以抢走!”。父母最好是抱了别的小孩后,就赶紧再来抱小可,或是先抱抱小可后,再去抱抱别人的小孩,让小可感觉别的小孩并不会分走爸爸妈妈的爱。
! z# d+ g- S+ h: j
% \* {/ [+ |( t0 s 2. 老大情结( 恐惧)$ B+ b" j O5 K' \( {* S
A& d. @( _6 r1 W( ^ 当第二个孩子出生后,难免将注意力放在照顾老二,而忽略了老大也需要被关爱。有时老大会害怕自己将要失去父母的爱了,老大的嫉妒心便产生,有时会去攻击幼小弟妹,或是把自己的行为退化,去模仿弟弟妹妹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爱眼神。
9 m4 Y. |7 y+ E) h& Z
2 ^" Y0 i. p' @ 3. 愤怒
1 y+ @1 I: S8 S2 H
+ y& f: E. |) C5 [! G3 [; T 看不惯小宝宝比自己好,或别人拥有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大宝宝正在学习规矩而犯错要承担,小宝宝犯错没关系;大宝宝要让小宝宝,有时会引起大宝宝心理不平衡。
7 r! y& t; f, \8 [( O- {& Q7 D/ Q6 d; ?0 @7 o' u
若没有把幼儿的负面情绪导向正面,往后可能会有以下4 种情况:
: u8 P3 I: U' h# n+ D! r9 Y. s+ v' K0 B2 k; i5 U l7 K" _
缺乏同情和分享能力,影响人际关系。
5 @+ d( M& J, v0 ~# _: w* B `3 K( F
自尊心和虚荣心日渐高涨。
# u1 A9 w% z) \
: z' J0 p7 b9 V: a$ {: F9 R 易有强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心胸,处于竞争与比较的心态学习成长。) u$ T* l/ T4 P+ }
& w+ \& x! G& s9 ^3 K! W' E N5 i
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周遭事物的关心。
4 h& W, Q6 J/ U0 F% K5 w: ^ z& ~* ^5 P3 C/ g* x
3岁的丁丁对每个人都很大方,但总是在妈妈忙妹妹的事情时要求妈妈抱他,在一旁大哭大叫,有时还会咬自己,或是故意捣蛋,或是做一些危险举动。
+ R$ S9 g! ]% E! `' Y, ?4 r/ Y5 q
) t1 H+ @$ `6 g" Y& M 怎样处理“ 老大情结” 的争宠情形; v3 \1 s! `$ a' v$ G3 t! g
6 q5 a m1 L K( ?4 v7 _ 丁丁就是恐惧父母把注意力跟时间都放在小宝宝身上,自己会失去父母的爱。面对“老大情结”,若置之不理可能会加重老大的负面情绪,其实宝宝只要得到大人的关爱就能改善。! [6 d0 K% x9 q6 A# j. L
h: I9 B1 h8 [$ r0 P9 u7 v
1. 怀孕时拉着大宝宝的手摸摸妈妈的肚子,先告诉大宝宝:“你将要有弟弟妹妹了!你要长大当一个大哥哥大姐姐了。弟弟妹妹出生后,因为还小所以很需要我们多多照顾他,以后你就要帮忙妈妈一起来照顾弟弟妹妹!肚子里的宝宝也会很希望有你这个爱他的大哥哥大姐姐!”让大宝宝先有心理准备要面对即将来的变化。
2 i$ x2 }0 J1 z U) }$ g$ Y/ T, z( `2 ]
2. 亲朋好友探视小宝宝时,可能会带一些礼物给妈妈和新生儿,大宝宝有些会因为没有得到礼物而感到被忽略,有失落感。这时妈妈别忘了跟大宝宝说明以前他也有很多礼物,或是另外准备一份礼物给大宝宝。
4 U4 ~7 E$ F( z0 N& \# T) m- X; c5 k
3. 忙于照顾小宝宝时,很容易忽略大宝宝的需求,可以请大宝宝也一起来照顾弟弟妹妹,例如:帮忙拿或丢尿片等简单容易的小工作,做完之后马上赞美他是个得力的小帮手,体验长大的感觉可抒解跟小宝宝竞争的感觉。
; n. c: p3 K3 u
! s; `9 Y0 h i3 s5 y0 ^& q7 E( `5 M 4. 如果大宝宝忌妒情形较严重,每天给大宝宝一个固定的专属时间,“妈妈之前花很多时间照顾小宝宝,现在这十分钟完全是你的,你想要做什么事,妈妈跟你一起做。”让他知道妈妈平时很忙,自己还是有特别的时间,可享受爸爸妈妈的爱。8 e/ {& S8 |& |, o& W6 U
, W' Y, T+ O7 V9 Z2 C' @3 v+ Q 5. 大宝宝正因忌妒而吵闹时,千万不可以说:“你已经长大了,这样很丢脸哦!”或是大宝宝反映妈妈都没空陪我玩时,千万不要急着反驳,这样会让宝宝感到难过,觉得自己不被喜欢,心中负面情绪会更强烈。改成“妈妈现在一定要先照顾小宝宝。暂时不能陪你,看你要不要跟妈妈一起照顾小宝宝还是自己在旁边先玩一下?”等手边事情忙完后就要赶紧先去抱一抱大宝宝。4 c+ g( [7 t8 ^' b( F# l) G
+ P, M& X* J; w$ i) B4 w
6. 有些大宝宝也会抢着要喝母奶,可能是不想要让小宝宝独享,也可能是纯粹好奇,不要刻意阻止大宝宝,让他喝喝看也无妨。同时跟他说:“你像小宝宝这么小的时候也喝这个,现在你长大了有很多种东西可以吃,你有没有觉得很棒啊!”
7 f3 B5 E u! g7 `0 N1 I1 U1 ]* n" B0 y; ^7 m: Q% Q
7. 平时在小宝宝面前多多称赞大宝宝:“你看哥哥姐姐好棒喔!自己穿鞋子、自己整理桌子!”0 A7 {& j# h* ^7 w
* X6 z* U5 T) Y9 F) [ 8. 公平处理孩子的纷争,大宝宝也有需求要被满足。千万不要说出“你比较大,让一让是应该的!”或是:“你比较小,听哥哥姐姐的就对了!”。依照排行来决定事情的对错,容易让孩子产生不被宠爱的感觉。应该说:“他现在太小还不懂事,你要多原谅他,妈妈知道你是自动让他的,你真是好哥哥姐姐!妈妈好爱你!”也不要在大宝宝犯错时对他说:“你再不乖,我就不要你了。”% C$ I+ s I- I7 E/ M
% ~2 Y& ^. j7 y; ~5 ?0 Q7 w 2岁的舒舒总是抢哥哥的玩具,哥哥不服抢回来,她就哇哇大哭,找来爸爸妈妈“评理”,还一定要爸爸妈妈惩罚哥哥才破涕而笑。
7 r! X$ U7 L) c' N9 j) i; \+ h; p1 f: J' C1 f- p. p( F3 s
如何处理“老二情结”的争宠情形: \& t9 ?8 p3 |
9 }7 _* F* T. `6 u3 t2 t" t
老二出生后,环绕在周遭的父母跟老大,不管是身体动作能力或心理能力都比老二强,因此老二通常经历一种相对“自卑”的感受,老大往往会成为他学习或羡慕的“偶像”。有些老二年纪较大时会由“偶像阶段”进入“超越阶段”,想办法要赢过老大。
3 E$ {5 {# m4 O2 P W2 P" E$ i
. @7 k0 z; a# R+ u/ a 1. 搬救兵
! W3 \+ a+ V/ u' _1 h, R, b1 R+ ~: D4 M+ R8 X" P3 _
有些老二受到老大吃醋的敌意,一方面会学习或羡慕老大,另一方面也会提防老大的“攻击”,由于小宝宝通常没有足够的力气对付老大,因此对付“攻击”的反制手段往往就是“求救父母”。7 \; M: @2 h2 ^: |' u1 G/ \
- H( u5 d7 w, a/ Q9 z7 T 在这样的情境下,老大在观察父母是不是真的比较“偏心”?是不是真的比较爱他胜过爱我?我有没有失去父母的爱?老二在观察大哭求救是不是有效?父母是不是有能力可以保护我?父母若没有处理好,老二将学习到“搬救兵”是有用的,更加引起老大的不满,老二日后恐怕也将发展成“爱打小报告”的情形。2 ?; l( I: P- `& @5 |& [
* j1 z8 A. K) a, l' }! Z7 f
父母尽量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一味地认为大宝宝没有把小宝宝照顾好,或是大宝宝故意欺负小宝宝而处罚他。应该一方面安抚小宝宝,另一方面跟大宝宝讲道理:“不要急,你可不可以跟我说刚刚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来避免小宝宝像这样子大哭呢?”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孩子,这时父母最好冷静不要介入纷争,避免孩子把打小报告当成是一种手段,渐渐变成习惯。不妨暂时离开,让孩子仔细思考处理方法。/ Y3 Q3 E, `* H' i* ]+ l
& ^( v; R$ c5 b2 F 2. 爱欺负老大
, v" H* ~" T% I( J% B( O' C& J* s" b0 }/ ?+ X3 u
“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照猪养。”通常父母对老大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因为有养育老大的经验,所以第二个孩子总是不如当初养老大时那样紧张,老二通常也都是接收老大用过的东西。
3 M$ d" X1 y2 a# L4 ]% H
$ ^" C) [; m b 有些老二进入“超越老大”的阶段时,有争执时通常是老大会被处罚,自己比较没事,所以会故意做一些欺负老大的行为,来证明父母还是站在我这边的。这时父母要多给老大关心,也要在老二没有欺负老大的时候赞赏他今天跟老大相处得很和乐,是个乖小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