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16886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甲醛”一直被人冠名为室内污染的“头号杀手”,它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家具和装修中使用的黏合剂以及地毯等合成织物,浓度超标会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 u8 p" V& V# v. N G0 k
/ \) L3 I0 f) L 然而,除了甲醛之外,来自建筑装修材料中使用的大量化工材料,如涂料、溶剂、稀释剂、胶黏剂的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长期吸入苯浓度较高的空气易引起苯的慢性中毒,引发过敏性皮炎、喉头水肿及血小板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据有关部门透露,在刚装修过的新居室里,甲醛含量几乎都有不同程度超标。' U7 b) V; [, B7 o5 t% t, e0 p
# h" A% y' G! A6 ]$ X
很多消费者都会选择用一些有利的绿色植物来净化空气,以减少部分室内污染。但家庭植物要慎选,并非多多益善,有些植物可以有效吸附甲醛,但有些可能会对人体带来诸多不适,应该摆放什么植物,必须精挑细选。4 N+ u6 R( ~' J7 Q, a
& K4 c; _' ^: v: g! d+ T 1.吊兰7 j( e" w) p: r5 W2 H8 G( W
: x6 w& n4 c9 N1 j6 j: | 被放置在浴室、窗台或者搁架这些狭小空间里的吊兰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它细长、优美的枝叶可以有效地在24小时内可以消灭1立方米空气中80%的有害物质,吸收掉86%的甲醛;能将火炉、电器、塑料制品散发的一氧化碳、过氧化氮吸收殆尽,并充分净化空气。吊兰自然下垂的枝叶非常美观,枝繁叶茂时,它还会偶尔微微转动。而且照顾它一点也不复杂。
. i- y8 [8 P2 w6 Q6 h, U1 G' ~ \& A5 t' h
光照条件:中性植物: T& p2 R; r) ~
7 D$ d4 b7 Z% Q7 w
所需养护:保持盆土湿润
0 U6 s" E( U% {" O2 ?: [, r, g! h
可以去除:甲醛, p3 _. b; {8 E
* V& {8 ]5 m3 n9 ?7 F$ i
2.芦荟
7 D5 d6 N! U; R, ^2 p2 B1 B: f% S# V$ o7 g
花谚说,“吊兰芦荟是强手,甲醛吓得躲着走。”在24小时照明的条件下,可以消灭1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
# Y' ] e+ \8 S4 C
& l) k7 |& l' ?3 a- ^% U 可以去除:甲醛8 v/ Z; ]9 O/ i
, y2 P+ p- H( ?; X/ H
3.常春藤
+ S5 y: T/ A0 C8 N9 M* h' T$ I( w9 @. a. T) D2 w5 Q
常春藤能有效抵制尼古丁中的致癌物质。通过叶片上的微小气孔,常春藤能吸收有害物质,并将之转化为无害的糖分与氨基酸。
/ v0 `- V5 g) S% U) X! ]1 g) @5 j* r9 O- v
光照条件:中性植物,适合种植在半荫处9 D, y! i. B' l# m
; `; b6 c9 d: v& G% y3 G
所需养护:保持盆土湿润,有规律地施肥: j0 h. {+ b1 m! C Q
( w( y1 G* a2 f+ y) v2 O: ~' H5 E 可以去除:甲醛,尼古丁
5 I0 p% s3 T7 \7 ^: c
; b( R! G2 G( U: H( w! O& k( @ 4.虎尾兰
3 l4 z" \( x' l: i- d+ n
& Z/ Z/ c4 }. J* e4 H6 [5 e 叶簇生,剑叶刚直立,叶全缘,表面乳白、淡黄、深绿相间,呈横带斑纹。常见的家庭盆栽品种,耐干旱,喜阳光温暖,也耐阴,忌水涝。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
$ D" ^4 O) W) T9 b
( Q' J5 F% I" Z4 E3 } 光照条件:中性植物,适合种植在半荫处$ ]7 J/ ?6 N% d0 B" r$ g
@1 ^( u2 q# h* v5 ]# A
所需养护:保持盆土湿润,经常施肥
0 ? N' Y2 G' I- I) U6 p9 H0 n1 i: g( D$ e+ {; U
可以去除:甲苯、二甲苯、苯、三氯乙烯、甲醛* h, P& {& h% Z( h& B4 a
3 j- p* k: X5 W8 j' a0 b
5.白掌
8 `, D' D7 Y0 Z j6 O1 ]3 y/ O5 Y( G/ j+ o
白掌是抑制人体呼出的废气如氨气和丙酮的"专家"。同时它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它的高蒸发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 \3 N9 j' }) m/ f, n4 e. J4 F- A% l% k9 m& V) |+ [
光照条件:喜阴植物,适合温暖阴湿的环境
% a" B9 J' |8 k \& e2 L
9 i; f; U2 N2 _ 所需养护:保持盆土湿润并有规律地施肥,叶子需要经常喷水。& d' K, w/ i" e- x$ J' E
. ^% J' x% [+ e/ \2 a d8 s& E
可以去除:氨气,丙酮,苯,三氯乙烯,甲醛! J B9 M9 Y4 }1 K& b% k0 S" N
0 J0 Y p, ^. F G3 p4 j/ d. z
6.散尾葵# J: Q; {, ~0 N! O6 k$ L* ~9 ~
/ E) e9 V4 ~) E2 h7 M3 S; B: G 散尾葵每天可以蒸发一升水,是最好的天然"增湿器"。此外,它绿色的棕榈叶对二甲苯和甲醛有十分有效的净化作用。经常给植物喷水不仅可以使其保持葱绿,还能清洁叶面的气孔。4 h5 i: N5 J6 b$ s e* ]
+ R- l \2 M: D a; X. a 光照条件:喜阳植物,需充足阳光3 V5 A( e5 X# y2 d N5 q7 F6 R
% F' i3 M# @. G% V( Y" `3 l8 g 所需养护:保持盆土湿润,经常施肥* |" _0 k6 `) w- r, t; W4 f" d6 b( x6 T
2 t0 V% X5 A9 u. I* }) i
可以去除:二甲苯、甲苯、甲醛
" v) d6 m! _. t* v+ P2 T2 ?: f+ D/ L( \7 `3 u2 ]
7.波斯顿蕨
$ t3 |3 y; s0 p6 q+ \0 ]5 s' q4 s- d1 i& V C4 h
波斯顿蕨每小时能吸收大约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成天与油漆、涂料打交道者,或者身边有喜好吸烟的人,应该在工作场所放至少一盆蕨类植物。另外,它还可以抑制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中释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0 G+ u+ k3 g d6 r8 j3 e9 y' B; h
7 L' p" `/ }8 l: S6 n; T 光照条件:中性植物,喜半阴环境
) v/ L' ]) _: ?/ F7 n
, t& m9 h, L# c! Q6 v$ @ 所需养护:保持盆土湿润,需经常喷水6 Q7 Y- X' g, ]' s) r3 g b' x
/ m1 |; O% a1 t
可以去除:二甲苯、甲苯、甲醛, U$ y* h$ E d" B' R4 z8 ]3 e
) V, [+ g" N) Z# H4 {7 `
8.垂叶榕6 H: C7 m' n* R
- ^0 @! c$ Y( G0 t& R' i! j 垂叶榕此类植物表现出许多优良的特性。它可以提高房间的湿度有益于我们的皮肤和呼吸。同时它还可以吸收甲醛、二甲苯及氨气并净化混浊的空气。2 ?5 j/ b% j0 k* B# E
: R( D) R( ?; k4 c 光照条件:中性植物,适合种植在半荫处3 p7 p2 j& A8 P! y) _
' z% L, ~: R! B' m" g4 i
所需养护:充足的水分,保持盆土湿润0 _" {2 D, z, \
0 _+ C- R3 L. Y, T' e% V
可以去除:甲醛、甲苯、二甲苯、氨气
; n9 X/ g2 e% X
9 ^3 w7 R% m' c3 a3 k+ [ 9.袖珍椰子2 Z) `# R5 M: Z: [7 u3 J- y" d) A
' t0 v0 D% c8 w4 R1 T 它是高效空气净化器。由于它能同时净化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因此非常适合摆放在新装修好的居室中。
8 L/ Q& x4 g: Z5 y- L2 h$ H {
7 |6 |, A' z9 w 光照条件:中性植物,适合种植在半荫处
- ?8 ^/ T; V- M7 n1 E0 `- N2 }/ [0 k
所需养护:充足的水分,保持盆土湿润
9 }: i4 r7 M9 z9 W: U/ G. [1 w9 k% G
可以去除:苯、三氯乙烯、甲醛* q _0 }! _0 q9 |9 n+ J
! x4 {* B+ D6 z# Q2 W: G
甲醛虽然顽强,但应对之策并不是很难,花草、水果和活性炭等都是“良方”。除了上述提到的有效吸附甲醛的绿色植物以外,还有仙人掌、绿萝、红掌、龙舌兰、铁树、文竹、龟背竹、吸毒草等具有吸收甲醛的作用。此外,如常青藤、铁树等具有吸收苯作用,万年青、雏菊、龙舌兰等有吸收三氯乙烯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