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16886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人们普遍认为,椎间盘突出或滑脱,自然会引起疼痛。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一项调查表明,椎间盘错位跟年龄有关。也就是说,在30岁的人中有30%、50岁的人中有50%有椎间盘错位现象。而他们中很多人对此还毫无所知,因为这是不伴随疼痛的错位,造成背部疼痛的原因是退化和劳损。对于30~55岁的背部疾患者,倘若能坚持做背部健身操,就能有效地预防或推迟背部疼痛的到来。& f5 ~5 l1 ]2 r* B Q
) O" T1 L: h- _
腰痛是一个症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的原因已经知道,但仍有少数病因尚未明确。常见的病因可概括为四大类:
. t5 I' P' C0 b( b' y
9 H* c; ?% m$ A& {! M2 v7 ~ ①由于脊柱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患所引起。如挫伤、扭伤所引起的局部损伤、出血、水肿、粘连和肌肉痉挛等。
. W2 E% f, T1 n% n. L
5 V4 d2 z4 c3 T0 W; O2 l ②由于脊髓和脊椎神经疾患所引起。如脊髓肿瘤、脊髓炎等所引起的腰痛。
& f6 d0 k1 N5 l' [
9 G( L1 `! `2 N- ~* y1 B7 [/ ~ ③由于内脏器官疾患所引起。如子宫及其附件的感染、肿瘤可引起腰骶部疼痛,这种病人往往同时伴有相应的妇科症候。9 s3 K. l L* U( ~
+ U( p$ u& l6 j2 K- A7 h ④ 由于精神因素所引起。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为主诉,但并无客观体征,或客观检查与主观叙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识来解释的病,这种腰痛常为癔病的一种表现。! P% N' x w- [, l) X1 d' Y& y
, i5 M: J4 J* u* a0 \/ C 常腰痛可练习以下小体操缓解疼痛:: J' ~% }6 W1 [' N
% r( ^7 d' ~2 D2 T" |' W$ F 增加下腹部力量 仰卧,举腿,直到大腿与腹部垂直。小腿要与大腿成直角。努力把大腿垂直上举,直到臀部微离地面,但背部不能离开地面。
4 Y8 i' e0 A$ y4 Y
1 z& w% g+ y, M H, f0 L 抻拉下背部 平躺,弯曲膝盖,双手紧抱膝盖并往肩部运动。头部不可离地。这样就能抻拉腰部。稍休息后,再重复此动作。& z3 g- |4 b5 a2 M2 p9 n
3 s; x, M2 q, T. ?. M 伸展背部 用手和膝盖撑地。将左臂和右腿同时水平伸直,保持这个姿势5~10秒钟,然后将手和脚收回。身体保持不动。然后换另一侧再做。
, z; O$ b+ d# `9 o: D* G6 {) C: w2 c3 N3 w& Y" M: B
抻拉臀部肌肉 仰卧,举起双腿。将一条腿架到另一条腿的膝盖上。双手抱住大腿,将膝盖和脚往胸部方向拉动,直到臀部和大腿外侧有抻拉感觉为止。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重复做这一动作。
% J% J, v) S- s; N0 J
8 ?8 ^8 o! t/ |, }0 H& w& e# d 锻炼肩部肌肉 跪立,膝盖着地,低头,收下颌,直到出现双下巴为止。将手臂向两侧上举,然后小臂弯曲于头后,胳膊肘成直角。再将头、手、肘、上臂向下往腰腹部方向拉动,让肌肉保持几秒钟紧张状态。$ Q3 |- W, [0 s, s& \! U
# w5 D* [9 t( X" s' H
如果能经常作腰部的自我按摩,不仅能防治腰痛,而且还能补肾强身。现介绍如下:
; ~) B3 t, ~ H! l
( ]5 C% C6 u# `, e4 V 揉腰眼腰眼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间旁开3.5~4寸之凹陷。两手握拳,用拇指掌指关节紧按腰眼,作旋转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胀为宜。4 Q" S' u+ u: }5 G& v
. d7 @. G0 e& B7 ^0 J% o* n! D 擦腰两手掌根紧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动,动作要快速有力,发热为止。# d, \0 m; O) A7 d$ B
* u) |5 Q2 @3 y
点揉腰背部棘突双手后背,以中指指腹着力,点按在脊柱的棘突(俗称“算盘珠”)上,其余手指着力于中指上下,以辅助点揉发力。双手要尽量后背、上够,凡是手能够及的棘突和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均应遂一点揉,直至阳关穴下(即第五腰椎棘突)。在点揉时,动作要协调、有节律,用力要均匀,有透力,两手可交替点揉,反复30次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