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16886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冠心病被称作“人类健康第一杀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心脏支架介入术的开展,使濒临阻塞的生命通道再次流动起生命的血液,给众多冠心病患者带来新生。现在,全世界每年增加170万“支架人”,中国每年新增约33万“支架人”。不少“支架人”认为,做了心脏支架介入,心脏就相当于上了“保险”。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指出,心脏放完支架后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一劳永逸了,目前不少人对于心脏支架介入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5 a8 r* e6 \9 @8 A) K
7 Q0 k: A5 D3 o% \( P上支架就等于为心脏上保险?(图片来源:东方IC)) l- p2 Y1 M* f4 I
放完支架≠一劳永逸% z* i- b. z' }, D# m
“这次我差点就走了!”冠心病老病号丁先生说。丁先生今年67岁,患有冠心病十多年,三年前因心肌梗死接受了支架介入术。术后最初一年还能坚持吃药,后来因为症状都消失了就放松了服药和复查,最近半年多干脆连阿司匹林都不吃了。半个月前,丁先生得了感冒,当时不以为意,不想突然出现胸闷、胸痛,服用速效救心丸也不管用,被家人送到医院抢救。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丁先生心脏的冠状动脉又出现堵塞,狭窄度超过80%,只得再次进行支架介入以挽救生命。. C& I' J) Y8 b) P# e
“有不少患者做完支架介入手术后就认为没事了,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葛均波院士说。放入支架只能表明这条血管的堵塞和狭窄问题解决了,但别的血管也可能发生堵塞和狭窄。另外,即使放入了支架,也可能再次发生狭窄。普通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率在6个月时为30%左右。如果病变血管较长、血管较小或者糖尿病病人放入了多个支架,发生再狭窄的几率还会增加。目前,普遍使用的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率要低一些,约在10%以下,但毕竟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手术后必须注意支架维护,要长期吃抗血小板药,还要控制好血糖、血压,否则还是容易形成血栓。患者手术后应按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p+ p5 H. J+ P+ V/ w7 W4 h" Z改变生活方式是根本4 J: w+ W G& a" J5 e5 f
无论是支架介入还是外科搭桥手术,这些治疗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并非一劳永逸!它们如同一个“管道修理工”,通过“清淤”或者“架桥”,暂时疏通了血管,恢复了血液供应,改善了病人的症状。若手术后仍不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管道还会淤积,心脏还会出现新的问题。" b1 Y* K& h! t, S; d8 `: x" [
“许多人由于缺乏对心血管病的全面了解和对冠心病高复发率的重视,即使已经在治疗,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往往自我感觉还不错,就擅自停药,造成急性复发。冠心病是一种进展性的慢性疾病,具有高复发性的疾病特征。一旦复发,将给健康乃至生命带来更大的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葛均波说。8 ~2 m1 ~2 I/ D) ?; ~" u
为了避免冠心病的复发,葛均波院士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少吃高糖、高脂食物,每天适当运动并保持愉快的心境。
9 Y) S! k( f8 m5 k1、支架越贵越好?
; A2 \. @, C3 S4 Y: Q“支架越贵越好”,是很多需要进行支架介入手术患者或其家人的普遍看法。然而,葛均波院士指出,中国人在治病就医方面大多推崇“价高质优”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看病讲究的是个体化治疗,药物洗脱支架比较贵,但它不适合所有的冠心病患者。比如对于血管放大或者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就不适用,这类病人更适宜用裸支架。因为患者在放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必须终身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有可能导致患者脑出血或脑中风。而裸支架不仅便宜安全,手术后也只需服用4个星期的抗血小板药物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2 c( \2 L8 v, k4 i) `/ v7 N此外,很多患者往往有这样的心理,心脏支架一定要放进口的才“踏实”。葛均波院士说根据临床随访情况来看,国产支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进口支架相仿。: b2 u: ^( }7 d- c- v
2、支架介入适合所有冠心病患者?
/ b+ S! L+ A! l“支架介入对于缓解冠心病和心绞痛很有效,而且可多次重复治疗。”葛均波院士如是说。但任何技术都有它的优势与缺陷,病人又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如果心脏栓塞特别严重,最好选择“搭桥手术”,即人造一条血管的新“路”,让血液绕过堵塞的部位,达到流通的目的。) \9 m/ G5 y( o) Z9 ~
“严格来讲,开展心脏支架介入手术并没有年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冠心病患者都可以做这一手术。”葛均波院士表示,支架在减少创伤方面毫无疑问要胜于搭桥,手术风险上也小于搭桥。而与支架相比,搭桥则可以做到完全血管化,而且在降低再狭窄率方面也略胜一筹,因此在多支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前降支近端血管病变、小血管病变等方面都有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