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16886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当我们在教导孩子时,亦步亦趋的紧盯着孩子,要求孩子不要犯错。只要错一点点,就急着叮咛与矫正,生怕孩子做错事。但是,这样真得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吗?小时候不让孩子“尝试”,等到长大却又抱怨孩子很“被动”,没人教他就不会动;小时候不让孩子“失败”,等到长大却又抱怨孩子怕“挫折”,一点小事就放弃。你不觉得这样很矛盾吗?
) q0 f# Q- H8 E# u 孩子就像是一个天生的“科学家”,凡事都要亲身的尝试,才会愿意相信事实。就算是跟他说:“这是个杯子会烫”,如果杯口没有冒烟,他就是要摸一下才愿意相信。虽然外在看来是调皮,但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天真”与“执著”,也让孩子与大人有著决然不同的想法。 他们不怕失败、勇于尝试,正是上帝给予孩子的礼物,也是科技可以日新月异的原动力。/ [" u, k( @! {+ P5 Y
* r& U1 m* e/ R: P$ N 当我们将全部的精力都帮助孩子“不会犯错”,却忽略了孩子的天性与特长时,这样的努力到头来可能是一场空,而且也会让孩子感到精疲力竭。“成功”值得赞扬,但“失败”也不是一件错事,最重要是孩子喜欢“探索”与“尝试”。“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应该是孩子不敢去“尝试”。. X- {* L" f( W( r7 E6 T% V
小婴儿也就是在跌跌撞撞中学会走路,就是因为不怕跌倒,才可以走的更好。请不要一直将“不可以”挂在嘴边,这不是在“保护”孩子,反而是在“限制”孩子的发展。相对地, 父母应该是要告诉孩子“可以怎么做”,并多给孩子一些练习的时间,不要期望一次孩子就可以乖乖配合,因为孩子还是需要练习才会熟练。. b% }- E0 z5 }
该改变的是大人,与其将心思用在培养“不会孩子犯错”,用尽了心思只会保护自己。倒不如多花点时间,帮孩子养成有“礼貌”而“积极”的态度。即使,当孩子在未来人生的路上不小心绊倒了、失败了,旁边也会有人愿意伸手扶他一把,那才是最重要的。5 U" h1 T1 l* J0 b9 ?, T N
孩子需要你的“引导”,而不是仅仅是“保护”和“限制”。请不要努力培养“不会犯错的孩子”,却忽略了培养孩子们的天赋,最后反而扼杀孩子主动学习的动机。
0 y& a' v+ c4 {- }7 c1 I4 f2 `. ~# ]5 f/ Y, k9 m; R
' Q% k; q1 ^% @6 {8 S: X3 y
. c1 o( C; G6 \& i: C'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