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56|回复: 0

“春捂秋冻” 冻出感冒

[复制链接]

8699

主题

373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62
金钱
16886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发表于 2011-9-5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Dennis Xu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春捂秋冻"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养生习俗,老人常说,春寒料峭,衣服得慢慢减;而进入秋天,则还有秋老虎在后伺候,大可不必赶着添衣服。真是这样吗?记者从医院了解得知,每年初秋都会出现一个感冒小高峰,看似热感冒,其实是风寒入侵所致。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张诗军教授表示:"春捂秋冻"是个广义概念,但落实到个人头上,你还不一定就hold得住! 0 d9 ^6 z0 l. l& F$ g" Y
  此外,贴秋膘、吃秋蟹……诸多养生法都存在一些认知误区,要想好好度秋,还得听从医生建议。 & l( C% ^0 b9 ~$ o% K3 {
5 a" v; Q0 A9 `* ?6 b' _
   秋季养生提示* D. Y+ Q/ Q' X+ y
2 n1 s2 r; ~+ N
  "贴秋膘"得悠着点1 i2 E) Y9 B& P

. V5 |% h$ d$ Z% E5 L  入秋"贴秋膘",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告别炎热的夏季,你都可能开始增重,进入冬天则尤甚,但不少人在这上面也存在冒进的误区。
7 L# z7 Y  p- {% G) ]: L+ U# R9 [; k. _9 ]4 V# x1 L
  "夏天身材清减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因为夏天脏腑气血较弱,吃东西不容易消化,所以食欲也会随之降低,自然不太可能大快朵颐;而秋天一旦天气转凉,人的气血逐渐旺盛,胃肠道吸收能力开始变强,很多人都会感觉食欲大增,四处寻觅美食的念头又活跃起来,还有的则有意识地开始‘贴秋膘’进补,但在这方面一定得悠着点。"张诗军教授说。' t9 J5 E8 x8 _- T3 J' G: j
2 u; h' C' w/ S& w* q( K
  他指出,在任何季节,体重突然地增重或减轻都是对人体不小的打击。"大起大落的变化本身就会使得人体被迫处于应激状态,此时很容易导致机体功能产生紊乱,也容易被疾病乘虚而入。"他说。& G. M6 S( w7 W+ p2 M* H
3 ~3 \! v+ ~% s( l
  另外,即使是瘦削之人也不见得一定需要"贴秋膘"。"胖瘦虽然有标准供参考,但只要不是过胖或过瘦,自己感觉身体很健康,胃口也正常,那就行了,没必要刻意增肥、减肥,那要不就是对自己苛刻,要不就是做给别人看的。"专家对此持十分宽容态度。
) g) w$ u7 y0 b" s1 {4 h
/ U- C$ Q6 Y! n( z* r9 P  专家提出,都市人群的饮食结构不同于过去"短衣少食"的年代,日常饮食已经可以保障人体摄入足够的脂肪、蛋白质和营养。而以往认为秋季来了,应多吃肉类储备脂肪,以备过冬御寒之用的说法已经过时,不再适合现代人,所以"贴秋膘"对于本身就吃得不错的人来说,完全属于画蛇添足之举。
+ }7 o% D, W* G$ x
2 f$ P7 B3 Y- c  秋蟹虽美味
! L) P, y- d5 E5 D$ U# g8 Z! l" U  p# U: m9 U: ^( N6 T; F
  并非人人有口福
) R: n- F% m6 w0 v
+ m; Z$ D0 s) ^, ~8 F( G  菊香蟹肥,进入秋季,又到了一年一度品蟹的最好时节。螃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钙、磷、铁和维生素,秋蟹则属于集大成者。但口福并非人人都有,为了健康,不少人还是少沾或不沾为宜。
' S# H) _5 a% ^; e7 U4 p* h. N4 G# \: b! }
  专家指出,螃蟹性寒,脾胃虚寒者应尽量少吃;以下人群在面对螃蟹时也应适可而止:痛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孕妇、老人、孩子,以防意外发生。
7 H! U+ ^) H! a6 K: f0 j! G; U8 r  v8 ^' N& ?6 g
  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或肝炎活动期的病人,应慎吃螃蟹,以免使病情复发或加重;如刚好患上了感冒伤风,此时应忌口,以免加重病情。. w, e5 ?; Y" O6 |
; D  s  p; j7 g: V6 W: ]$ V* U
  有皮肤病在身或体质过敏的人群最好别以身试险,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甚至起风疹块等。而白癜风人群更不要尝试,临床有过不少吃蟹者引发病情扩散的教训。
7 v7 a& P8 L! ^6 @5 i: ^) u- m; S& v8 M. j3 I
  此外,由于秋季易发过敏性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等呼吸道疾病,所以有既往病史者面对鱼虾海鲜、生冷辛辣食物时,最好尽量少吃。6 ^. U- V' z3 z4 d6 Q" |) j  d
2 C$ z$ m! C0 R% `/ G
  秋季养生先养肺
. l* q' E- u: u8 b3 ?( M- M+ i6 l( N+ n9 |  W
  张诗军教授指出,秋季养生一大主旨在于应该好好养肺,以温肺散寒为主。"从饮食角度来说,可以用生姜、麻黄、桂枝等食材煲汤,最好少吃辣椒等辛味食物,可适当多吃酸、咸味食物,如大麦、黑豆、豇豆等,以及健脾食物如小米、薏米、扁豆、砂仁等。"
' y4 @5 X  l1 Z- x- ^# N
1 Z/ M" t' c+ Q% g2 T  |  而起居最好也能顺应节气进行调整。"跟夏季相比,秋季最好能稍微早睡一点,因为早睡能够顺应阳气的收敛,而早起也能让肺吸取更多清新的空气。"专家表示。1 [* \6 F7 l' |4 Z, Y/ m

# [2 P- y" A) s: `2 N  夏季稍微运动就大汗淋漓且还得遭受日晒的罪,进入秋天后可谓到了运动的上佳时节,登高赏秋、开展球类运动、进行慢跑或打拳,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体质以及爱好,稍微增大运动量,锻炼过后人体微微出汗就属良好状态。
, T# t& f, {9 w' c- F
1 @# r6 D3 `6 y& a4 z# F  早晚温差大 初秋时节易着凉
+ [% m% L1 I+ L+ o8 i9 W) ?
; z2 r! g# y$ J  常说的"春捂秋冻"中的"秋冻"是指秋季到来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应循序渐进地添衣保暖,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所以"秋冻"的目的是锻炼身体的耐寒性。
1 Y6 l, J; B. ?+ S6 q6 D* N% r
" k$ D# p+ _; S' Y$ O' d* y  "这个观点从普遍意义角度来说没错,但不分体质就拿自己开练,很可能闹出病来。"张诗军教授认为,其实很多大俗话的中医理论都是辨证进行的,所谓"甲之砒霜,乙之蜜糖",而春捂秋冻也应验了这个道理。* H/ ]+ L1 I6 F4 M2 s0 G

4 y' y- q5 d% h2 S7 a" {  "尤其是老人、女性、小孩或体质虚寒者,最好能在早晚时分稍微注意保暖,空调环境也是如此。现在开学了,青少年儿童突然由散漫的暑假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穿得太过清凉、免疫力稍有差池就可能刚开学便产生不适,乃至病倒,以往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他提醒说,人体在气温开始变化时抵抗力容易减弱,很可能感染感冒等流行性疾病。
0 m0 i' a" N3 q1 b3 Q8 b+ _; D; ^. v# h! p) R+ l
  他介绍,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其实春季属于生发之季,世间万物开始舒展调达,捂太严并不利于机体生长发育;而秋季则以收敛为主,如果太敞开反而不利于人体健康。
  x  i+ ]5 ?9 i
% V( n# m! n, T! B( V  秋天来了7 a* y! x  D) W
! N* s: @- S/ L3 |$ _/ X
  空调要少开9 a$ ~: t; m2 f# |- U3 S; o$ L! ^, D& P# t

- ^5 I  p! n$ ]1 N' u. l: \  专家告诉记者,近期到医院看感冒者不在少数,其中大部分都认为自己所患为热感冒,问诊检查下其实不然。"初秋很容易产生温燥,此时周围环境的湿度已渐渐开始降低,而人体处在40%~60%的湿度条件下最舒服,所以很多人可能感觉到口干舌燥,心情烦躁,而伤肺在此时就容易发生,但这种看似属于风热型的感冒,追究下来还是因为外感风寒、内有燥热,双重合力所致的感冒,而不仅仅只是秋燥引起。"他分析指出,很多患者其实都存在吹空调过多过密的状况。 + i. a+ I1 g! y1 Q' Y: q( l4 O# v
' k9 A0 p* j( f* j; N5 M- N* l
  张诗军教授表示,接近中秋时分,市民叹空调的时间应开始逐渐缩减,早晚也要适当添衣,尤其是有慢性病在身的老年患者,宁可"藏"一点也不要太"敞",进入秋冬季节,保暖应成为接下来的防病常态措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滑铁卢华人网

GMT-5, 2025-2-24 1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