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h1 }1 P9 O0 H- n A, S
核心提要:
1.乌军的反击已经在哈尔科夫东北面的部分地区抵达俄乌边界,俄军基本从城市的北面和东面接近地被击退。同时,俄军首次报告本土(别尔哥罗德州的一个村庄)受到了来自地面火力的打击。有消息称,乌军已经打击了对俄军战线后方的铁路线,还想突击到沃尔昌斯克,威胁伊久姆俄军集团的后方。
2.在俄军后勤部队必经之路的库皮扬斯克方向,乌军投放的兵力并不充足。而在伊久姆以西的森林地带,乌军则继续发动突击,希望切断伊久姆以南地区俄军的后勤补给线。乌军投入了三个旅的兵力在伊久姆以西的乌军南线进行突击,并试图在北顿涅茨河架桥,多次被俄军阻止。伊久姆森林方向的作战预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3.乌军拥有北顿涅茨河、其沿岸的几座桥头堡以及周围的密林、湖泊、沼泽形成的自然屏障。俄军从5月7日连续三次试图架桥渡河欲包抄乌军,都被乌军无人机监测到并集火打击,俄军战损约2个“营级战斗群(BTG)”,相当于一个前线旅团直接被乌克兰炮兵打没了,酿成了开战以来最大的单一损失。这暴露了两个大问题:一是俄军蛮力指挥,不会根据战场实况进行调整,下级更没有反映现实问题的权限;二是俄军没有对前线敌情的战术侦察能力,甚至也没有反炮兵作战的能力。
4.俄军中部军区从开战的可用部队都被调往卢甘斯克北部方向。俄军在整个北顿形成了L型(北+东)半包围圈,集合了超过5万人马;同时,乌军也在不断向这个方向增兵,形成和俄军“对峙”的情形。而在北顿,乌军炸毁了主要的桥梁,抵挡住了俄军的进攻势头。俄军目标再调整,目前攻势中心可能转移到东侧,未来也可能放弃包围,改为强攻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
5.俄驻美大使此前表示,俄方明确告知美方,莫斯科不会在乌克兰投降。目前,伊久姆-北顿成为俄乌双路决战的关键焦点。而在西南方向的赫尔松战线上,乌军正在猛烈炮击赫尔松及周边地区俄军阵地。战役结果取决于谁能够更好地应对两个主要问题——河流和炮兵。而且,无论谁要想打破均衡,都需要得到增兵支援。

时间匆匆向前,俄罗斯的5.9胜利日阅兵已经过去一周了。在全球瞩目等待了很久的5月9日,没有预期中的动员令,也没有宣战。
当然,也没有传说的“献俘游行”、“大鱼现身”。格拉西莫夫总大将例行没有出现。更关键的,胜利日也没有胜利。

上一篇说过,俄罗斯与乌克兰在战场一线的态势,大体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因此战场总体处于拉锯状态。
无论谁要想打破均衡,都需要得到增兵支援。而不宣战不动员,普京如何扭转俄乌战局?还是先来把这一周战线的新变动先盘点完吧。

哈尔科夫解围战
在哈尔科夫东北面,乌军的反击在部分地区已经抵达俄乌边界,升起的无人机已经能够遥瞰20公里外的别尔哥罗德。
但是在正北方向的关键口岸小镇KozachaLopan(科扎查罗潘),乌军侦察到俄军已经挖掘战壕,接到的命令是要死守,否则别尔哥罗德就门户大开了。

俄军已经基本从城市的北面和东面接近地被驱赶出去。俄军的野战炮击已经无法打到哈尔科夫市区。
而俄方报告称别尔哥罗德州的一个村庄,遭到来自乌克兰方面的炮击,导致村民1死6伤。这还是开战以来,俄罗斯本土首次遭到来自地面火力的打击。

但乌军若真的越境攻击的话,势必造成事态升级。俄方必然会铺天盖地地做保家卫国宣传,获取进行战争动员的宝贵机会,这肯定对乌方乃至整个北约不利。

俄军对哈尔科夫这座150万人的乌克兰第二大城市、东部最大城市有着非常深的怨念。他们想不明白,哈尔科夫明明是俄语居民占绝大多数,为什么这些人选择“不做俄国人”?
在别尔哥罗德,有消息指俄军已经集结了一支部队,有至少20个BTG(2万人),也许这支军队不久以后,会对哈尔科夫的乌军进行反击。

但根据对俄军实力的点验统计,俄军目前还能打的部队都投放到一线了。留在别尔哥罗德休整的只有少数前期受损严重的部队,如近卫空降98师。
全俄军最后一支竭尽全力还能调动,但目前动向不明的部队,是位于加里宁格勒的波罗的海舰队第11军近卫摩步第18师。

这个师2020年底由近卫摩步第79旅(改称近卫摩步第75团)、坦克第11团(2019年新建)等合建。2021年4月新组建了近卫摩步第275团和第280团,这两个新建团还在筹组。
所以这个师也就能调出前两个现成的团。整个加里宁格勒地区的战斗部队,还有已经在北顿方向的近卫海军步兵336旅,和可能已调出的独立近卫摩步7团了。

加里宁格勒作为远离本土的孤悬飞地,被敌对的波兰和立陶宛陆上包围,总得留一点兵力。
从现实兵力对比来看,俄军西、北部军区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的5个旅,在2个多月的进攻作战中已经大为削弱。

乌克兰军队收复哈尔科夫北部边境后,就可以只由国民警卫队和国土防卫旅把守边境。这样乌军能再释放出2个现役战斗旅——72机械化旅、国警机动3旅,转向伊久姆战线。
还有消息称,乌军已经利用远程火炮,打击了对俄军战线后方从别尔哥罗德到库皮扬斯克的铁路线,还想突击到沃尔昌斯克(Vovchansk)。

但是,在佩切尼吉水库上游的StaryiSaltiv(斯塔伊-斯拉提夫)等地,俄军撤退时将横跨宽阔水库的桥梁炸断了一节,阻止乌军通往沃尔昌斯克,威胁伊久姆俄军集团的后方。

俄西部军区的伊久姆角力
伊久姆突出部俄军后勤供应的必经之路、关键节点,是库皮扬斯克(Kupiansk)。但是,从俄境内到库皮扬斯克有两条通路。主要的东通道乌军还是威胁不到。

目前乌军只有第92机械化旅在这个方向,由西向东沿着哈尔科夫-楚胡伊夫(Chuhuiv)-库皮扬斯克公路突击。防御的主要是俄军摩步第144师残部(约3个BTG)。
乌军投入的兵力仍有限而不足,目前距离库皮扬斯克还有50-60公里,至少需要尽快结束哈尔科夫方向解围战,调来第72机械化旅、国警机动3旅增援才行。

在伊久姆以西的森林地带,乌克兰第93机械化旅等部继续发动突击, 战火让森林冒出滚滚浓烟,红外卫星监控则是一片红点。
乌军的作战意图很明确,南北三路进击,切断伊久姆以南地区俄军的后勤补给线。但是面对俄军重兵主力,乌军投入的兵力尚未占据足够优势。

而诡异的是,在伊久姆以南,俄军的“装甲拳头”近坦1集,还在沿三到四个方向继续试图向南推进,显然是没有接到撤退收缩的命令。
同时在伊久姆的东南方向,乌军第81空突旅在向伊久姆突击,而俄军(可能是摩步3师)也在向红利曼方向突击。形成了两军隔河平行对攻的奇特局面。

更为关键的,还是伊久姆以西的乌军南线突击攻势。乌军集中了第14、93机械化旅,可能还有第25空降旅,4月底从伊久姆以西20公里处的北顿涅茨河河湾处渡河。
具体位置是Protopopovka(普罗托波波夫卡)附近。俄军近日报告,使用空军摧毁了其中一座浮桥。

同时,乌军近日在往南8公里Petrovskoye(彼得罗夫斯科耶)的北顿涅茨河大拐弯处也在架设新一个过河通道,也被俄空军阻止。
但是,北顿涅茨河在这里河道狭窄,乌军只需架设4组浮桥即可过河。预计架桥与反架桥、打击与防空的斗争还要持续下去,俄军很难彻底阻止乌军跨河及补给。

从乌军渡河处到伊久姆,是整整20公里的森林,只开辟了少数防火通路。通视条件差,不利于坦克装甲车辆机动,双方的作战形态退化为步兵作战。
乌军和俄军在森林里展开激战。战火引燃了森林,升起的烟雾在伊久姆市内都清晰可见。同时夜间的红外热力监控也显示,两军在整个森林地域展开交火。

与乌军交战的俄军主要是远东军区的二线部队,第35、第36集团军等。伊久姆俄军多且集中,森林作战推进迟缓是常态。伊久姆森林方向的作战预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俄中部军区的北顿涅茨河大败仗
北顿涅茨河向东流去,从伊久姆突出部向东,红利曼、克里米纳、北顿涅茨克,都是北顿涅茨河北岸的桥头堡。俄军没有直接进攻红利曼,而是绕过红利曼,向北顿涅兹河方向推进。

除了桥头堡,乌克兰军队还拥有北顿涅兹河和周围的密林、湖泊、沼泽形成的自然屏障。其实,整个欧洲都是河网密集的区域,架桥渡河是机械化军队的野战必修课。
而在克里米纳方向,俄军从5月7日便开始试图架桥渡过北顿涅茨河,包抄乌军北顿涅兹克-利西昌斯克(后简称北顿)的后路。结果酿成了开战以来俄军最大的单一损失。

▎ 图上明显可见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弯曲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
乌克兰军队预先早就勘察了这段河道,乌军工兵中的工程师选出若干处最适合架设浮桥的地点,并升起无人机监测。这里河面已经宽阔,至少需要8组浮桥才能相连。

5月8日、10日、12日,俄军选择在克里米纳正南方向架桥渡河。目标直指河南岸的比洛戈里夫卡(Bilohorivka)。
强渡北顿河的俄军如果攻占比洛戈里夫卡,距T-13-2公路上的交通枢纽上卡米扬卡仅5公里,这样就可以切断北顿乌军撤军或者增援的通道。

负责在这个方向防御的,是从苏梅方向调来的乌军第58摩托化旅(在战场上已经消失一段时间了)。
由于第58摩托化旅的炮兵(2S1 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营)不足,还调来了北顿方向第17坦克旅的炮兵群(2S1 122毫米自行榴弹炮、2S3 152 毫米榴弹炮营、122 毫米 BM-21“冰雹”多管火箭炮营)增援。

结果乌克兰前方无人机侦察校射,后方炮兵群发扬火力,择时射击;俄军连续三次架桥渡河,三次在桥刚刚架好,装甲编队驶上桥面向南开进的关键时刻,乌军集火打击,俄军损失惨重。
这是什么?这就是标准的半渡而击啊!最后一次,5月13日由于军令紧急,于是俄军坦克开始大规模涉水渡河,但全部因为发动机进水熄火,在河水里趴窝了。

仅在无人机航拍图片中,就能统计到俄军至少损失了82辆战斗装甲车辆(相当于2个BTG)和一个工程营的全部设备:
14辆T-72坦克,35辆BMP-1和2辆BMP-2步兵战车,17辆损毁严重的装甲战斗车辆(大部分可能是BMP-1),2辆BMD/BTR-D伞兵战车。
5辆MT-LB装甲输送车,2辆BREM-1两栖装甲侦察车,1辆PTS-3履带式两栖运输车,5辆PMP装甲卡车,2艘BMK牵引摩托艇。

俄军一个标准的BTG是一个坦克连和一个摩托化步兵营,10辆坦克,31辆BMP或BTR步兵战车。因此俄军在此损失了差不多2个BTG。
每天战斗过后,乌军都会把无人机侦察拍摄的俄军惨状发上网。从损毁十余辆,到三十多辆、五十多辆、七十多辆直到八十多辆。

从9日、11日、13日直到14日、15日,从损失惨重到惨烈,再到诡异和魔幻,专业分析者的连连惊呼都是——北顿涅茨河渡口炮击居然还没有结束!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俄军整整一周一股脑拗劲非要在此渡河,每次都是被半渡炮击。这股牛劲不仅震惊了网友,也震惊了乌军。

这暴露了两个大问题,一当然是俄军200年来从来这样蛮力指挥,上级下命令说啥就是啥,完全不会根据战场实况进行调整,下级更完全没有反应现实问题的权限。
二则是,俄军已经完全没有对前方战线敌情的战术侦察能力,甚至也没有反炮兵作战的能力。渡河作战本来就是复杂的作战行动,结果没有侦察没有配合没有协同没有保护。

乌军多个炮兵营整整一周在南岸集火射击,连续多日,完全不必担心遭到俄军的反炮兵火力压制和空军、陆航打击。
“五常陆军”给“弱敌”轻松打成这样,那真是破天荒头一回。比洛戈里夫卡渡口的执拗损失已经引爆俄国内舆论,引起了对俄军指挥无能的强烈质疑。

# H1 l V# b' ?9 F
$ m. i. b# F) a! G